【作家第一本書】49 王文漪/愛與船

文與圖/應鳳凰 |2012.12.10
1641觀看次
字級
《愛與船》/(散文集)/ 東方書店經銷/(1951年7月初版/1952年四版)圖/應鳳凰

若問書名《愛與船》由來,引作者的話:「在我們任何人的心靈裡總有一隻船,這船就是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的寄託。」短短幾句,腔調或比喻,都令人回味半世紀前,來台女作家抒情風格。她們具備中文優勢,筆下散文流露的軟性溫情,很快在文壇形成風氣,占據一九五○年代島上小小的讀書市場。

出書時間是一九五一年,想想大批公務員軍眷才來到陌生海島,多數家庭仍忙著安頓、適應環境,但寫作人已等不及將文章集印出版了。國府初期,讀者最多的文類恐怕還是像「愛與船」這類抒情散文。艾雯、張秀亞等人的書一版再版,書名筆名無不芬芳文雅,如張秀亞《三色堇》、《尋夢草》,琦君《菁姐》、《百合羹》,艾雯《青春篇》等,花影繽紛,香氣襲人。

這時已開邀請專人設計封面的風氣,梁雲坡尤其個中翹楚。針對內容主題,封面中間一艘揚帆的船,另一邊飛起兩隻白鳥,仔細點看,這對鳥正談著戀愛。「愛與船」靜靜橫渡在同一條海平面上,單色呈現,看似樸拙,然架構勻稱,字與圖之間維持黃金比例,在在顯現畫家功力。

文學史家總把這年代概括為「反共戰鬥」時期,但扛起「時代任務」者,似乎只有男性作家。有評家諷刺女作家們,說是:「不理國家興亡,專寫身邊瑣事。」《愛與船》作為女性散文,還真符合挨罵的條件。看這些題目:阿里山的雲霧、陽明山頌、觀球記、我住在川端橋畔、螞蟻、祖國戀、中元節思我父、愛與船……寫來寫去,無非身邊芝麻小事。

作者王文漪,年輕輩讀者大多不認識。其實她既寫散文又任主編,地位與林海音、聶華苓等名編不相上下,都在一九五○年代文壇扮演吃重角色,她主編的《軍中文摘》、《軍中文藝》雜誌,是早期台灣國軍新文藝運動重要推手;寫到這裡,我們終於慢慢把「女性散文」與「戰鬥文藝」合成一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