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熱潮解密

李碧華 |2012.12.09
1893觀看次
字級

台灣的連續劇觀眾原本分兩派,一派獨鍾婆婆媽媽本土劇,另一派則接受高富帥配上白癡女的偶像劇,壁壘分明日久,始料未及的在去年冒出一齣被編劇形容為「投胎到下輩子也寫不出來」的《後宮甄嬛傳》,購入成本只有韓劇七分之一,卻打遍天下無敵手。極為幸運的,又碰上張惠妹,陶晶瑩等一票大咖不約而同為戲著迷,競相模仿劇中人物來加持,因此,從八點檔一路雄霸到十點線,把《康熙來了》等長壽又高收視率的談話節目全數打趴,甚至還紅到國際。

美聯社本月四日以專文報導說,這齣宮闈大戲讓台灣人如癡若狂。美女如雲、華服交疊,劇情更是曲折離奇,堪稱清宮大戲之極品的《後宮甄嬛傳》是去年此時由華視首播,一路長紅,最後一集以二點九七收視率一掃華視八點檔多年吊車尾的委屈,食髓知味後,短短兩個月後再捲土重來,不用成本,成績卻傲人,轉到緯來電視台重播,更勢如破竹,完結篇有線收視高達三點三四,這無異已顯示,本年度最夯、最有話題的大陸製連續劇非它莫屬。

「清朝後宮的嬪妃制度最為禁錮嚴格,後宮女子的命運也最為悲慘,人性更最易被扭曲的。再者,清代雍正年間是中國封建制度中央集權和專制體系達到頂峰的一個時期,將時代背景設置在雍正年間,最具批判性。」作者流瀲紫說,雍正有代表性,很勤政、節儉,也算清廉,但也殘暴、多疑。

以雍正為核心,發展出後宮三千粉黛生死鬥的淒美故事,卻因為對黑暗人性著墨過深,導致大陸當局擔心年輕人對職場倫理的觀念遭到扭曲,在高層剛完成權力轉換的當下,更擔心該劇被視為現實世界的暗喻。

據美聯社報導,在龐大的大陸網路文學市場裡,以女性為主的讀者群,決定了新興作家起起落落的殘酷生涯。二十八歲的編劇流瀲紫將小說改編成戲劇,也正是她在競爭激烈的網路文學中生存的寫照。

不願黑暗面在港台三地橫掃千軍而影響社會,大陸方面希望有所節制,有意將新年度出品的電視歷史劇限制在一成以下,「誰說戲裡都是陰毒人?我倒覺得它具有教育意義呢!」北京編劇程荷持相反意見表示,甄嬛與槿汐主僕情深,忠僕為保小主犧牲自我,甘願嫁給蘇公公;溫太醫和果俊王一往情深,為愛情做了正面引導,還有眉莊的重情重義、敬妃的深識大體,不都是正面教材?

最值得稱讚的是,觀眾可藉由台詞加強國學基礎,「皇后娘娘母儀天下如明月光輝,華妃娘娘國色天香如似明珠璀璨。」程荷說,寫得這麼經典,許多編劇真的是一輩子都寫不出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