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入冬首波寒流報到,預告十二月已進入流感高峰期。由於今年幼兒接種率偏低,疾管局與小兒科醫師,都呼籲家長應破除五項迷思,及時帶家中幼兒接種,以增加保護力。
十月起開打的公費流感疫苗,疾病管制局統計顯示,三歲以下幼兒接種率僅六成,主因是家長憂心疫苗安全性,以及誤認過去接種過即可免疫。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疾管局從親子網站發現,家長普遍擔心孩子得到流感,也知道流感疫苗可以保護孩子,卻因對疫苗存在「流感疫苗安全嗎?打流感疫苗就不會感冒嗎?寶貝很健康為什麼要接種?已得過流感就不用接種?去年接種過疫苗今年就不需打?」等五項迷思,而延遲或拒絕接種。
中華熊媽媽保母公益協進會執行長劉杰指出,這些流感疫苗的迷思如果不澄清,將會對父母造成錯誤認知,作出錯誤判斷。
疾管局指出,六歲以下幼兒罹患流感後產生併發症機率,是一般人的四倍、併發症死亡機率為一般人的七倍,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完整接種流感疫苗,除預防流感,可降低嬰幼兒流感引起的住院率。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黃玉成醫師指出,流感的傳染力強,發燒會持續三、四天以上,整個病程也可能長達兩周,嚴重的還會引發併發症,導致死亡。他提醒家長,孩子只要經醫師確認無接種禁忌,就可接種流感疫苗形成保護;接種疫苗後,偶有出現短時間的不舒服,卻能換來之後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