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緣際會下,有幸參觀由文建會、文化總會及皮爾卡登合辦的的服裝秀。這個名為「台灣VS.法國」,所謂時尚文化的盛大交流,展出影響台灣二十年共十八位國內設計師的代表作,以及皮爾卡登大師作品。
逾八十歲的皮爾卡登致詞時,提到「創意是無中生有」的概念。初聞時無法體會,但上半場的秀是展出國內名設計師作品,整場秀表演下來,似有其固定模式存在。然而下半場前段,開始展示出皮爾卡登作品,頓時令人眼睛一亮;用色大膽、剪裁俐落、材質與眾不同,處處可見創意巧思。
後半段的禮服系列更令人讚嘆。看完整場秀,在中西方文化的對話下,若跳脫固有思考模式,反而能得到更好的創意泉源。若希望台灣未來服裝秀能更上一層,那皮爾卡登所說的「無中生有的創意」,也是我們在服裝文化產業努力的方向。
但這場秀的敗筆也不小。有模特兒走路走到一半高跟鞋不見了,還有模特兒鞋子不合腳,在伸展台上顛顛簸簸,更遑論臉上的表情了。整場秀雖然展示優質服裝,但卻因部分小瑕疵而影響整體品質。
整場活動讓我們瞭解,創意人才是服裝產業的根本。台灣不乏創意人才,但服裝業發展卻侷限研發經費與市場,因此,政府須在這方面多使力,包括布料研發、開拓市場,同時培養更多創意人才,以及該界相關人才,以提升服裝產業的品質與完美演出,而非只是個不完美的「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