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有才幹的君王,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一○年),曾命張玉書、陳廷敬兩位大臣,經歷六年時間,編撰成《康熙字典》。這部巨著,總共收集了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字,是十八世紀前,出版「字書」中,收字最多的一部,歷史功績,永世長存。
康熙雖貴為天子,卻飲食有節,從來不吃補藥;更遑論仿效秦皇、漢武、嘉靖,尋覓長生不老仙方,醉心煉丹。康熙四十年南巡時,有人進獻「煉丹養生祕書」,他對獻書者痛加斥責,擲還其書。
康熙對人的生命夭壽說道:「人之生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環之理,如晝如夜。孔子云,居易以俟。此皆聖賢之大道,何足懼乎?朕之生也,並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康熙這種符合科學實際的人生觀,和反對神化自己的精神,在封建帝王中,實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