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在《紅樓夢》裡被稱為「呆霸王」。他雖然上過學,但其實僅是在學堂裡,認識了一些酒肉朋友,小說第二十六回寫道他看見一幅春宮畫,落款是「庚黃」,賈寶玉聽說之後,想了半天,心下猜到,應該是「唐寅」才對。
唐伯虎是明代的大畫家,至清初許多藝術品都偽托其名,以求賣得高價。薛蟠竟連畫家的名字都認錯,他的程度亦可見一斑。
薛蟠雖然很愚魯,有時卻也是個討喜的人物。第六十七回寫他外地販貨回來,原本是給母親和妹妹帶了許多禮物,卻直到一、二十天之後,由總管提醒,方才想起。「噯呀!可是我怎麼就糊塗到這步田地了!特特的給媽和妹妹帶來的東西都忘了,沒拿了家裡來,還是夥計送了來了。」薛寶釵很了解哥哥的脾氣:「虧你說!還是特特的帶來的,才放了一、二十天;要不是特特的帶來,大約要放到年底下才送來呢!」
大家一面笑,一面解了繩子,去了夾板,開了鎖看時,卻是整箱綢緞綾錦洋貨等家常應用之物。薛蟠額外又給寶釵帶來一箱特別的禮物,母女二人看時,卻是些筆、墨、紙、硯,各色箋紙,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燈,一齣一齣的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著;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與薛蟠毫無相差。
寶釵看了這些東西,特別喜歡那個薛蟠小泥人,拿著細細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來了。這裡的「虎丘泥人」有時亦稱為「虎丘耍貨」,這項工藝品起源於南宋時期的蘇州木瀆鎮。
因南宋偏安,政治、經濟與文化重鎮均遷移至杭州,蘇州於是成為朝廷的軍事屏障,與物資供應戰略要地。
當時大批腰纏萬貫的北方軍團南下來到木瀆,為木瀆古鎮帶來大規模的發展良機。當地著名工藝師從泥人創作、店鋪經營到產品宣傳,皆為史料所錄,據《吳縣誌》載,宋代木瀆人袁遇昌「以塑嬰孩名揚四方。每用泥摶植一對,約高六七寸者,價值三數十緡。其唇齒眉髮,衣襦襞積,勢似活動,至於腦囪,按之脅脅。」
而《紅樓夢》作者在第六十七回的寫作,無意間使我們回顧了虎丘一帶工藝及旅遊產業的發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