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狗仔文化攻台十三年,對台灣傳媒發揮了排山倒海的世紀性巨大影響,米果與蘋果大戰多年後,壹傳媒股權不但峰迴路轉的已於本月十五日易手,還始料未及的,讓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如願的參上一腳。猶記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為轉賣奔波運作時曾信誓旦旦表示,「在與辜仲諒洽談過程中,我再三問清楚,沒有蔡衍明,我才成交。」
「一山不容二虎」意涵明顯,然而,形勢比人強,鬥氣重要?還是將獲利擺中間?商人通常會選擇後者,此交易因此高潮迭起的由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領頭談判,繳交了十七億五千萬元訂金,蔡衍明得以浮出檯面。這一驚,雖非同小可,也滅了黎智英的商場威風,不過,因為這項交易高達一百七十五億,誰也別意氣用事,獲利了結才是上策,口袋爆滿退出台灣媒體戰場才是王道,就算宿願未了、積怨也猶在,但終究也算衣錦還鄉了。
也因此,從無到有,峰迴路轉,喊著「我要回家」的黎智英認輸之後,如今又反敗為勝的吹起勝利的號角,拋掉三年前進軍電視踢到鐵板的不堪。那真是一段恐怖歲月,電視無法上架,就好像板凳球員無法上場一搏一樣,一個月最少燒掉三億台幣,壹傳媒深陷泥淖,虧損累累,更是進退兩難,根本沒有十足的把握會找到收拾爛攤子的大買家。富邦集團蔡明忠曾出到二十億台幣向平面媒體投石問路,「這個價錢,不如乾脆送他算了。」黎智英心裡喊的是五億美元將電子與平面包裹出售,但買與賣雙方認知的距離過大,「簡直看扁我。」他曾做最壞打算,萬一無人問津,那就關門大吉,認賠收場。
從壹電視到壹傳媒「很難賣」,必得苦熬,看在同業眼裡,是因為除了價格或經營面的問題,買主還須考量兩件事,一方面是面子問題,再者也不得不顧及北京感受。黎智英以一個香港外來悍將「天不怕地不怕」之姿,靠來自香港的「狗仔攝影隊」挖掘名人隱私重口味成功改變台灣看報習慣,這種賺錢模式換了一個「有頭有臉」的老闆是否受得了各方議論?台灣老闆買媒體要的是權與名,誰願意讓狗仔隊得罪自己的人脈,傷害自己的朋友而被罵臭?
幸運之神卻關照了這位聰明的商人,終究冒出一個對媒體深具興趣的超級大金主辜仲諒,讓黎智英滿意的從台灣帶走一百七十五億。辜仲諒、王文淵與蔡衍明的共同投資,雖打亂黎智英「三中恩怨」的初衷,卻也造就其順利脫困,目前穩贏的,還是自己。
據瞭解,收購的大股東辜仲諒和黎智英數度談判,不但並無談笑風生,因財務幕僚緊盯而常陷入僵局,態勢緊繃。若不是懂得人情世故的辜仲諒打圓場,由著蔡衍明「橫著幹」,收購之事怕也波折重重。
形勢比人強,「三巨頭」因此互為因果,收購的三人個別持股都超過三成以上,其中辜仲諒和王文淵各持股百分之三十四,蔡衍明因為敏感,為降低爭議,據透露,經協調後不排除降低投資比例,而擁有百分之三十二,略低一些。
預計最晚十二月十七日前定案的交易眼看已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直到截稿日都尚未正式簽約,還得經過公平會、NCC等關卡。在這變數猶在,混沌不明的時刻,壹傳媒員工關心前程,媒體界也無不全力觀望重新洗牌後的局勢。「該報導的就要報導,八卦能獲利。」辜仲諒表示,未來辣味蘋果與優質中時兩報會做「某種程度的整合」,將來報紙經營原則的一些承諾包括會尊重專業經理人、不裁員、不介入新聞,縱使朋友滿天下,「一旦有難」,也不接受關說。
那,狗仔文化有增無減囉?傳播業者普遍在觀望,因為在商言商,「八卦能獲利」是不爭事實,三位商人非常清楚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