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無聲的愛

王睿 |2006.10.21
449觀看次
字級

一位年邁的父親,帶著聾啞的兒子,過著沿街乞討的生活。他們唯一的住所,是城郊一間廢棄的草房,雖然破舊,尚能遮風擋雨。父親用他粗糙而略顯笨拙的雙手,教兒子練習他唯一知道的一句手語:「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父子倆每天都用這句手語無聲地交流著,兒子隨著父親的手勢一天天長大,日子在父子倆默契的眼神中流淌。

兒子喜歡畫畫,就拿樹枝在地上畫著各種圖案,用圖畫表達自己心裡想要說的話。

父親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父親就用那些好心人投過來的一枚枚硬幣,給兒子買來了筆和紙。在人潮洶湧的都市裡,父子倆每天都安靜地坐在街邊,兒子認真的畫畫,父親的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城市的喧囂絲毫沒有把他們打擾。

後來,一位畫家發現了這個聾啞男孩的繪畫天賦,就收他做了學生。父親每星期都邁著蹣跚的步履,去看望學畫的兒子,用從自己嘴裡節省下來的一枚枚硬幣,給兒子買筆和紙,還有一些兒子愛吃的東西。父親一天比一天瘦弱。

突然有一個星期,父親沒有去看望兒子,兒子很擔心父親,於是就來到城郊那間熟悉的草房。一進屋,兒子便看到父親安詳地躺在那張冰冷的木板床上,像睡熟了一樣,手裡攥著為兒子新買的筆和紙。兒子以為父親因疲倦而睡著了,就沒有驚醒父親,只是靜靜地坐在一旁,用那句手語陪父親說話。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父親始終沒有醒來,這時,兒子的心一陣劇痛,淚水無聲地流了下來,他明白父親已經離開了他。父親只給他留下了一句手語: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多年後,這個聾啞男孩成為了這座城市裡很有名氣的畫家。他用自己的畫筆,抒發著對父親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學會的所有手語當中,只有這句手語讓他刻骨銘心,愛和善良時刻在他的內心湧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