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灣傳統音樂中最重要的瑰寶南管,在民間的館閣間交流頻繁,但藝生受到一生只能拜一師的限制,使傳統技藝流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今年首次打破這樣的規矩,鼓勵民間樂人自由組團參與「躍動南管‧觀摩匯演」活動,評選出六支隊伍錄製出版《承啟—台灣南管》專輯,兩片CD、六首曲子,將台灣南管音樂的曲目及特色保存下來,提供後人欣賞與學習。
台灣音樂館特別委託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教授林珀姬錄製出版《承啟—台灣南管》專輯,林珀姬指出,早期囿於錄影音技術不普及,使許多優秀南管樂人精湛的技藝,並沒有即時地被記錄保存下來,今年是首次打破傳統限制,年輕南管樂人自由組團參加徵選活動,結果有四十團參加,經由錄音及匯演等兩階段的評選,最後遴選出演奏組二組及演唱組四組南管演出團隊,透過優質的錄音與技術來保存現階段的台灣南管音樂。
林珀姬說,南管現階段學習人口有增加趨勢,但因老藝人的凋零,也使技藝水準下滑,幸好北藝大成立的傳統音樂系所,使南管、北管音樂得以傳襲,但錄音工程在民國八十六年時曾招老藝人錄製,但效果不好,只錄了二張,林珀姬表示,老藝人平時功力很好,但一進錄音室因不習慣面對機器便失控,都需依靠後製作來彌補不足,現在鼓勵年輕藝生自由組團,是一股南管活力。
參與演出的黃瑤慧表示,這樣的活動對於推廣南管是非常彈性的發展空間,年輕人有機會演出並錄音留下聲音供人學習,但她也深覺,這次評選較偏向新生代,但年輕人雖然音色美,但缺少中生代演出的韻味,這樣結果造成中生代和老藝人不願參加徵選的後遺症,黃瑤慧希望南管能有特定場地,定期演出,就像南韓有個國學院,專門演出傳統的民族音樂,才易吸引更多人願意聆聽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