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駐站作家--但念無常

隱地 |2005.09.16
339觀看次
字級

世人迎接千禧年,二○○○年至今不過五年,由近而遠,由遠而近,從國內到國外,從國外到國內,天災人禍不斷,從九一一恐怖攻擊雙子星事件,美國攻擊伊拉克,SARS風暴,種族仇恨的車臣事件、南亞大海嘯、日本阪神大地震、倫敦連環爆炸、泰利颱風襲台,高雄捷運外勞暴動,卡崔娜颶風使紐奧良陷入無政府狀態……世界上的每一個城市,表面上看來大廈林立,汽車如潮,人們進出百貨公司、超市,握著手機,不停地說,Speak,說,就在笑聲裡,風火雷電、地震、海嘯……旦夕之間,屋毀人亡,電影裡的情節,電影上的鏡頭,竟然一次一次地在真實人間上演,驚悸恐慌又悲慘痛哭的臉,可能就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家人甚至就是我們自己,電視上不時地有暴動、抗議、遊行與罷工……社會衝突事件不斷,人和人,從表面的和諧,到怒目相向,大家似乎都有滿肚子的積怨和憤恨,只要一根火柴,許多狀況都一發難以收捨。

人要活得稱心是多麼不容易。人海茫茫,一個人從生下來,求學求職,終於有一天成家、生子,眼看自己終於走出一條路,開創了小康家業的局面,然而社會動盪或天災人禍,都能讓我們的努力變成東流水,所謂一夕驟變,何況生命中有說不完的意外和無常,一句話,一個眼神,都能悄悄改變我們的命運,昨日還在一起談笑的朋友,過不了多久都形同陌路,更甚者,情人愛人到頭來成了冤家,還有更不堪的彼此互揭瘡疤,恨不得致對方於死地。

也不過一轉眼,我覺得自己周遭生活都與往昔迥異。和父母當年一起來台的親戚朋友,當年我眼中的叔叔伯伯阿姨,如今尚在人世的已經不多,可是當年他們的談笑風貌仍在我的腦海裡,如今他們安在?不要說得那麼遠,就是我自己這一代,像我的小學同學、中學同學和軍校同學,亦大都不知去向,曾經促膝談心的朋友,更多的是失去了連繫,一種物移星散的感嘆,溢滿我的心胸,多數人可能和我一樣,早已失去豪情壯志,只是默默的過著居家日子。和朋友吆呼來吆呼去,需要精力和熱情,缺一不可。有人說這一代人寡情寡義,也是環境使然。每天媒體上都是騙子和類似金光黨的新聞,把人騙怕了,乾脆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寧願穿梭在陌生人群裡,也不想再和什麼人打交道。人的孤絕,大概也是大都市現代人生活的寫照吧。
無常不但表現在人際關係上,也表現在各行各業的職業心態上。大家都缺乏常心,台北街頭,幾乎天天在換招牌,新餐廳開門,舊餐廳關門,開開關關之間,許許多多我們記憶中的老店都不見了,一窩蜂和喜新厭舊,更使一般商店輪轉速度加快,於是人人不停地換工作,每家店也不停地換招牌,追求新、新、新,我們是一個追求新的城市。舊了就遭人遺棄,於是裝潢、裝潢、不停地裝潢,裝潢費還未付清,剛開幕不久的店又關門大吉了。

如此無常的一個都市,讓人心不安。只要無利可圖,無錢可賺,立刻關門,什麼最初創業的理念和理想,全可拋到一邊,不堅持,毫不堅持,像一塊滾動的石頭,永遠滾向現實的一端。你現實,我比你更現實,這也是現代人的新觀念。如此惡性循環,更讓無常永遠環繞在我們四周。

無常是因,無常是果。當無常拜訪我們,我們應當想想自己的人生規畫可曾有長程計畫?如果都是短線操作,不肯深耕,不肯腳踏實地付出心血,只顧眼前,只想獲利,當然無常更加如影隨形的貼緊著我們。

如果不成天官商勾結、盜林伐木,如果不長年抽取地下水,如果不濫墾濫建,過度的違反自然,甚至將河流截彎取直,以為人定勝天,做所謂的擋土牆、擋水牆,甚至還造奇怪的擋水橋,大自然的反撲,或許不會這麼嚴重,無常也就不會緊密的排山倒海而來。如果我們愛惜自然,大家都能過環保的生活,減少自己的貪念,不買過多的衣物,不作過多的旅行,過比較清平簡樸的生活,甚至閉上嘴巴,不要無止盡的對著手機說一些無聊且毫無意義的話,一方面節省了自己的精力體力,一方面也等於減少能源的浪費,這世界會變得清靜許多。地球不會說話,地球和我們的身體一樣,你不好好愛護它、珍惜它,身體以生病來向你抗議,而地球抗議人類的方法更加可怕,它以無常向你示威。它在無預警之前,其實老早已向你預警,只是人類後知後覺,總要災難來臨,才呼天搶地,才說世事無常,人間無常……

無常瀰漫人間,無常神祕,因為無常,人更應在心中有所懼怕,要敬天,要謝地,不做違法亂矩之事,少惹是生非,做一個釋放善念的人。

人最可憐的是愚昧無知,卻又天不怕、地不怕,自以為是,目中無人。貪贓枉法,倒行逆施,這種貪得無厭,成天腦子裡想著的無非是擴大,擴大再擴大,成為集團、財團,然後再併吞其他財團,這種永遠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上的人,總有一天老天也會來收拾你。無常會微笑地給你重重一擊。世間一切均有因有果,渺小的人啊,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珍惜大自然的資源,或許人世間還有太平歲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