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哥三年兩萬桶 網友好感動

 |2012.11.17
980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五十歲的「送水哥」李老發是鄭州一名市民,平日啃饅頭吃剩菜是家常便飯,但過去三年多來,他堅持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免費飲用水,至今送水兩萬餘桶,「送水哥」也從一個人變成了由數十位市民參與的「愛心服務團」。

「我行的是小善。」李老發始終認為送水只是一件小事,老嫌自己做得太少。從二○○九年開始,李老發在鄭州市幾處較大的農民工聚集點放置飲水機,並花三千多元買了一台製水機器放在家裡,不間斷地為農民工送水。

李老發送水風雨無阻,但總是來去匆匆,在橋下工作的農民工都很奇怪,究竟是誰解了他們的渴?許多人猜測他隸屬某個慈善機構,或是做生意發大財的老闆,送水故事也在坊間流傳開來。

當大家發現他的真實生活,住家客廳裡空空蕩蕩,沒有沙發、冷氣和電視機,櫥櫃上放著當天食用的饅頭和鹹菜,最顯眼的電器是廚房裡嗡嗡作響的淨水機。李老發全家所有的收入,都來自他在冬春季節所接的一些園林綠化工程。運氣好的話,他一年能接一百萬元左右的項目,從中賺十幾萬元,除去全家人的開銷,能夠比較寬裕地給農民工送水。有時候接不到工程,他就要靠借錢來維持送水了。

問起送水原因,李老發說,多年前剛到鄭州打拚時,跟滿大街的農民工沒有兩樣,夏天裡最難忍受的,就是口乾舌燥找不到水喝,花錢買水又捨不得。「那難受勁兒,我太知道了!」開車走在路上,看到露宿街頭的農民工,李老發好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於是三年多來,每天起床先開凈水機,接水,裝車,然後送到各個農民工聚集點,一趟下來耗時近四個小時,平均日花費二百元,但李老發從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設身處地」、「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的想法和情懷感染了許多市民,聽到水桶不夠,有市民拿出自己家閒置的補上,還有人贈水杯、捐飲水機。就連他生病無法送水時,都有巡防隊員、大學生、市民等三十餘名義工組成「送水哥愛心服務團」以實際行動支援他。最後,感動市民的李老發反倒被市民感動了,他說:「其實每個人都有顆做善事的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