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學研究證實,每周至少三天維持健走運動習慣,能改善體適能、遠離肥胖,減少疾病威脅。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建議民眾以體適能健走法來健走,可常保健康。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劉政煒表示,如果要以健走來達到瘦身目的,可分「快步走」速度為五點四km/hr,每分鐘約可消耗四點二大卡;「全力走」速度為七點二 km/hr,每分鐘約可消耗七點九大卡。民眾依個人體能負荷做選擇。
劉政煒說,一般健走分為基礎健走法、體適能健走法、高級健走法。初學者或心肺功能較差者可採用基礎健走法,待技巧逐漸純熟且心肺功能漸漸提升後,再進階為體適能健走法。至於高級健走法可算是一種高強度的運動,適合心肺功能良好且欲向自我能力挑戰的人去嘗試。
劉政煒說,體適能健走法是全身、上下半身的運動,建議一般人用體適能健走法。體適能健走法上、下半身正確姿勢為,上半身:手肘趨於九十度、往擺動時手臂緊貼體側;下半身:腳跟先著地、膝蓋微彎、用快步走取代大步走。
國民健康局建議,成人每周只要達到一百五十分鐘的「中度身體運動」,或七十五分鐘的「費力身體運動」,就能讓人體生理達到最基本的健康效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護理科護理師饒麗君強調,只要善用平時片段時間來做運動,要達到此標準並非難事。例如坐公車或捷運的上班族,提早一站下車走路上班或回家;走樓梯盡量不坐電梯;走出辦公室用餐,餐後散步增加活動量。
國健局推行「三三三運動」,每周從事有氧運動三天、每天三十分鐘、運動時每分鐘心跳至少達一三○下。劉政煒則建議每周運動五天,變成「五三三運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