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生活設計 Booday蘑菇消費者至上

郭士榛 |2012.11.12
174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Booday蘑菇」一樓店面雖然小小的,可是東西琳瑯滿目,有服飾、文具、書畫、CD等,甚至二樓還有一間充滿咖啡、蛋榚香味的咖啡店。

「Booday蘑菇」創意設計總監張嘉行說,過去消費者的想法和行為已和現代人的思想、行徑相去甚遠。過去只要東西好用、價錢便宜,就可大量生產,滿足民眾的需求;隨著物資供過於求,生活中出現許多不重要的東西,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於是一群有意識概念的消費者出現,他們找尋合乎自己需要,又可襯托特殊想法的物品。

張嘉行肯定地說,「文創」一定先由有意識概念的消費者,使用後喜歡產品,只要消費者願意購買,自然形成產值,最後延伸出有品牌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不應太講究外表形式,因為「設計就在生活中」,日本、歐洲在民眾的生活四周都存在設計,並不像台灣總是刻意突出設計這件事。

翻小說取店名

張嘉行回憶,起初太太和小姨想設計T恤,無意間翻閱到小說《小王子》中的一句話:「……你真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蘑菇……」,決定了「蘑菇」的店名,開始只有四個人,並以網路商店為主,張嘉行表示,每個人都得懂得設計、行銷、包裝、宣傳等公司所有事。

漸漸累積名氣後,在台北中山站附近購置土地作為公司及店面,如今團隊陣容增至二十八人,分工走專業路線。對張嘉行來說,從事設計工作,不能只懂美感,更要創新且永不停歇。

張嘉行指出,前幾年政府單位協助蘑菇發揮設計才能,幫助陽明山一位做染布的媽媽發展社區產業;她想把家發展成有規模、有技術,並可量產的染布體驗場所。

由於山上天氣陰晴不定,經常無法如期交貨,於是幫她購買工業烘洗機,穩定生產線。張嘉行說:「欲從事創意工作者,更要懂市場管理、行銷包裝、宣傳溝通,才可以事事圓通。」

行銷靠部落客

蘑菇九年來也曾申請過補助,其中歷經甘苦,學會如何使用補助款,才可擴大效益。他指出前年申請經費希望向中國大陸推展品牌,發現中國太大,每次去只能在一個城市辦一、二場活動,可說是蜻蜓點水,毫無效用。於是改採用逆向操作,結合中國大陸的部落客、媒體及當地產業,邀請他們來台灣自由行,張嘉行帶著他們全台走透透,看台灣文創發展情況;他們回國後,有人將紀錄出書,有人藉此發展自己的設計品,一來這些經費發揮更大功效,同時又推廣了蘑菇的品牌。

張嘉行表示,申請公部門補助,創意人一定要先深思熟慮,每個步驟都要擬清楚,因為公部門對於申請補助規定相當嚴格,審查過程也掌握很緊湊,只要中間有更動或錯誤,必須重寫企畫書,同時不斷說明,是一件費神費力的事。

張嘉行最感驕傲的是曾將五十萬補助,發展出植物染工具色票,提供公部門未來以此色票,可與全球任何染布單位合作。

小檔案  張嘉行
張嘉行或稱「蘑菇湯姆」,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蘑菇手帖總主編,台灣創意品牌「蘑菇」共同創辦人。

從事設計製作業十餘年,期間擔任美術指導、動畫導演、後期製作之視覺風格指導。

悠遊於概念擬定、文案撰寫、動畫製作、插畫創作、廣告企畫、攝影等工作,是多方位的文化工作者,作品以溫馨、幽默、富涵人文著稱。

作品《二狗一魚》獲金馬獎最佳動畫獎提名、台北電影節及金穗獎最佳動畫獎;《聲音書Audio Film》獲選誠品書店年度優良選書;《噤聲》獲金穗獎動畫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