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學習做個好主人

陳彥宏 |2012.11.08
1348觀看次
字級

我的好友蘇醫師,最近運氣不是很好,連得了幾場大小病痛。喘息之餘,觀想起在殯儀館參加自己的告別式。他說:「我的好朋友們一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然後嘆息說:『蘇醫師就是太勞累了!欠休息,才這麼早過世,真是可惜!』說罷,大家各自回家,快快樂樂過著原來步調的生活。然後,剩下一罐被遺忘的骨灰,晾在那裡。」

想想,略有不甘,蘇醫師隔天去上班,發布命令,說是為了能活久一點,以後診所改為周休三日。一下子讓護士與助理們,忙著打電話向已經預約的患者們重新調整看診時間,也忙著四處賠不是。

壓力一轉移出去,蘇醫師這下子又得罪了眾護士與助理們,成為眾矢之的。好像,怎麼樣都不如法。

其實,工作的態度本來就是要像《八大人覺經》中所云:「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而為教、為法更應當要像《慈悲三昧水懺》中所云:「勇猛精進,捍勞忍苦,不惜身命……捨頭目髓腦,如棄涕唾。」

我的想法一向如此,我做事的態度也一直如此,只要大眾有利的,我稍微拚一點、犧牲一點總沒關係。我想,當一個能替眾生拔苦予樂的醫師也一定如此!

不過,「常精進」總有個標準。總要考慮到效率、總要考慮到品質、總要考慮到總貢獻度。有人喜歡如石火電光中璀璨壯烈的貢獻,有人喜歡細緻綿長的奉獻。這種事,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隨緣、隨業、隨心、隨性,自己歡喜!自己認帳,一切都好!

雖說如是,我還是喜歡《雜阿含經》中,佛陀以彈琴所做的譬喻。佛言,「若急其絃」、「若緩其絃」,皆不能發微妙和雅音;只有「善調琴絃,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

佛說:「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中庸》亦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尚書》中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天底下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中說:「一般人都害怕生病,所謂『英雄只怕病來磨』。其實,人吃五穀雜糧,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佛教講『修行人要帶三分病』,有時身體上的病痛,反而能增長道心,成為學佛的增上緣。」

好個「修行人要帶三分病」!生病,自有其因緣。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吧!

我想,我是不是該說:「我的好友蘇醫師,最近運氣真的很好,連得了幾場大小病痛,讓他重新調適生活,學習當自己的主人。」

不過回過頭仔細再想想,我猜,「慈悲心腸、不忍眾生苦」的蘇醫師,下星期大概就又自己跑來診所上班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