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食松花渴飲泉,偶從山後到山前;
陽坡軟草厚如織,困與鹿麛相伴眠。
——唐‧盧仝詩
欣賞這幅護生漫畫,心中不由生起無限歡喜,因為畫面中一位男子,正支著胳臂枕在一隻小鹿身上,而且睡得正香甜呢!
多美的一幅畫!從畫的背景——山巒和青草地,可知這隻小鹿麛是野生而非豢養的鹿。野生的鹿,是非常機警的,因為在荒野中,處處潛藏著危機,母鹿總是時時叮嚀著小鹿,教育牠們如何避開危險,尤其特別要避開人類,因為人類是野生動物最大的威脅。
男子枕著的是一隻小鹿,想必附近必有一隻母鹿在護衛著牠。母鹿放任小鹿和具有無比威脅的人類在一起,此人身上必然散發出一股強大的善意與祥和之氣,否則母鹿是不會如此放心的。
這首護生詩,是以一曲〈七碗茶歌〉從唐朝至今名揚四海且盛名不衰的詩人盧仝所寫。詩人在詩中所領略和闡揚的自然情趣,令現代俗人欣羨不已。
「饑食松花渴飲泉」,多麼清高的情懷,詩人已化身為自然中的一分子,在山中漫遊,餓了渴了就以松花和清泉為食,身心都煥發出清新和慈悲歡喜的氣息。他遊遍了山後,隨性越過峰頂,來到了山前。
山前是向陽的坡面,青草翠綠豐厚、柔軟如綿,宛似地毯一般。詩人走累了,在綠草上坐下休息,他有些兒困乏了,此時他看到有幾隻鹿在地上吃草,就挨近其中一隻正在休息的小鹿,用胳臂枕在鹿身上,甜蜜地睡了一覺。
真美!詩人真正地與自然同在!因為他有一顆愛惜自然和疼惜萬物的心,那內心散發的慈悲和和善,天地都能感受到而與他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