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仁愛之家 關愛長者半世紀

阮愛惠 |2012.11.07
212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阮愛惠宜蘭報導】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村,地處宜蘭和礁溪的邊界地帶,是個寧靜樸實的村落,交通不算便捷,人口卻頗密集。平疇綠野之間,有一座莊嚴清淨的寺院特別地醒目,這裡是佛門寶地,也是佛光山教團慈善體系中的老人安養機構─財團法人宜蘭縣私立蘭陽仁愛之家。

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創立於一九六三年年,最早是基督教的「救濟院」,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接辦後,重組董事會,正式向政府立案更名,迄今滿五十年。

五十年的歷程,用「披荊斬棘」都不足形容箇中辛苦。早期依融、紹覺兩位法師奠下替孤寡老人「安養送終」的慈善照護根基;隨著時代的轉變,仁愛之家於一九九六年開辦全國首創日間托老班─菩提學院,提供老年人再學習、擴大社交生活的園地。(圖/仁愛之家提供)

二○○五年,永勝法師接任後,提倡「讓服務走出去」積極拓展社區關懷據點,實行走動式的樂齡教育,每月舉辦全縣文康休閒巡迴活動。二○○七年七月起,現任蘭陽仁愛之家主任覺方法師更以多元創意,落實全程照顧,並與社會接軌,領導團隊營造快樂家園。

具足三寶 長輩更是寶

平常日子裡,仁愛之家裡固定有兩種老人家,其一是長住在這裡的,大約六十人;其二是來上日托班的,大約有三十人。加上三天兩頭從各社區來作義工的老人,這裡面經常有上百位長者。這些老人中,七十多歲的算是年輕人,動輒八、九十歲以上的很常見。

仁愛之家是和佛寺連結的養老院,可說是具足三寶的寶地,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這樣的單位。

半世紀以來,仁愛之家不斷擴大服務面向,從最基礎的養老送終做起,到現今強調「終身學習」的全人全程生命照護,真正實現人間佛教利益眾生的大願。

星雲大師曾經說過:「老人不一定要靠子孫養老,他們只希望善緣可以幫助未來;老人們不一定希望金錢來養老,他們只希望親友給予關懷;老人不一定要老伴,只希望有佛法為伴。」

然而隨著年光流轉,仁愛之家的軟體資源愈來愈豐富,硬體建設卻逐漸老舊頹敗,有些已不符新訂定的安養機構建築法規。在地重建,是仁愛之家迫在眉睫要面對的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