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殺手 台灣惡名?

蔡田(台北市/國小校長) |2006.10.18
316觀看次
字級

報載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到恆春主持「賞鷹博覽會」開幕,可是開幕後,任由各地趕來的賞鳥民眾再三搜尋,就是鷹蹤杳杳,鳥友們納悶:「過去群鷹盤繞的盛況,如今安在?」答案是被國人吃下肚子去了。

灰面鵟鷹俗稱灰面鷲,因每年自西伯利亞南飛,固定在國慶日前後過境南台灣,因此有「國慶鳥」之稱。據賞鳥人士調查研究,往年都有近三萬隻過境台灣,「鳥況」壯觀,今年由於過境鳥群提早來到,加上當地人濫捕獵殺,因而盛況不再。
去年恆春滿州地區約有四、五千隻灰面鷲被獵殺,占過境總量兩成,今年情況更慘烈,據說每天晚上約有六、七百隻遭毒手,據估算已有三千多隻國慶鳥喪命,這真是令人膽戰心驚的壞消息。

宋朝思想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我們應該把各地的人當成自己的同胞,將各種生物看成人類的朋友,甚至有生物學家說,今日的鳥類將是明日的人類。不幸的是,我們不但沒有善待這些遠道飛來的朋友,還運用各種手段攔殺,國慶鳥的悲歌,對應出台灣獵鳥人的殘忍。

台灣自詡為文明先進的開發國家,就應加強環境保護與愛護動植物,在我們關注人權發展的同時,也應重視「動物權」、「植物權」的進展,以文明的方式對待生物,才有資格稱自己是「文明人」、「進步國家」。所以,與其獵殺國慶鳥賺小錢,不如發展賞鳥「觀光事業」,帶來觀光大利潤。

台灣過去也曾因為對瀕臨絕種動物保育不力,遭美國引用「培利修正案」施以貿易制裁,殷鑑不遠,政府有關單位必須及時制止獵殺灰面鷲的惡行,不要讓台灣背負「鳥類殺手」惡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