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八○後上班族 三十仍難自立

新華社電 |2012.11.03
1058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沒完沒了的事情,沒完沒了的累。」這是在安徽合肥工作的「八○後」李諾最近一直沒有更改的QQ留言。他說,除了「十‧一」長假休息三天,已經有二個月沒有休過假了。無休止的加班,讓他「想逃離,卻又害怕逃離之後的生存問題」。

像李諾這樣的「八○後」在中國不算是少數,他今年二十八歲,大專畢業的他,目前的工作是父親朋友幫忙介紹的,他害怕辭職會讓父親不滿,也擔心自己再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我想找個女朋友,可我的收入和學歷都不高,也沒時間陪她。現在我就是一個純粹的『宅男』,早上起來照鏡子,經常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李諾說。

《倫語》有云:三十而立。在上海打拚的時響也感覺到而立之年的壓力:「我拚了這麼多年,攢下的錢只夠在上海買幾平方米的房子,每次過年回家,老媽都勸我回家工作,可在上海立足是我的夢想,但這夢離我愈來愈遠。」他說,「對中國的年輕人來說,三十而立這詞兒該改改了,應該叫『三十難立』。」

前一陣從北京「逃離」回西安家中的鄒舟說:「雖然我已經習慣了北京的工作和生活,但在北京時我陷入到了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之中:我看上的男生嫌棄我沒有北京戶口,看上我的男生,我卻看不上,所以我決定回家。」

根據南京大學的一項統計,這群出生於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的「八○後」,目前大陸有接近兩億人口。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曾對目前「八○後」的處境表示同情,他說,我們這一帶人當年可以推卸責任,把所有的困難推向單位。現在的年輕人,只能將處境的喜憂歸結為能力或者運氣,別無他法。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風笑天教授則表示,每一代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問題。「八○後」是垮不了的,他們走個彎路也好,摔個跤也好,選擇這個選擇那個也好,讓他們去。這就是社會,這就是時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