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音樂免費時代 即將終結?

新華社電 |2012.11.03
1071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中國多個門戶網站日前在首頁刊登關於各大唱片公司與音樂網站商議,推出音樂下載收費制度的報導,引發各界關注。一般認為,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網際網路音樂「免費時代」即將終結?

對於大陸五億多的網民來說,從網路上免費下載喜歡的歌曲到電腦和手機,已近乎一種習慣。在人氣頗高的百度音樂網站,時下最熱門的韓國動感歌曲〈江南Style〉位居新歌排行榜首,播放超過一千七百萬次。據中國廣播網報導,目前華納、環球和索尼三大國際唱片公司正與大陸各大音樂網站商議推出下載收費制度,但唱片公司並未向媒體確認相關消息。

但報導已在新浪微博上引發熱烈討論,有超過五百九十萬條評論。「連唯一的解壓方式都不給我們留……上學沒歌聽的孩子傷不起,喜歡音樂的孩子傷不起。」一位來自天津的網友這樣寫道。在外省做理髮師多年的「八○後」湖北籍農民工冉靜說,很多像他一樣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喜歡用廉價的手機聽免費下載流行歌曲,這是忙碌一天之後難得的休閒。「當然不願意他們收費,能省一點是一點。」

但也有網友對付費表示理解。「網絡時代的來臨令唱片行業舉步維艱……我願意為音樂下載付費。要尊重音樂人的勞動,也必須使他們的勞動體現價值,我們才有機會聽到更好的音樂作品。」一位網友寫道。一位在北京已購房的年輕白領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付費下載價格夠便宜會考慮,畢竟自己的iphone離不了音樂,遇到特別喜歡的,會直接考慮買唱片收藏。

收費方案窒礙難行

中國網路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平衡網路企業、版權方和公眾利益三方也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怎樣建立符合現實和未來趨勢的盈利模式,困擾中國網際網路音樂產業的問題。

谷歌曾於二○○九年在中國推出正版音樂免費下載服務,運行三年多後,因流量和廣告下降於上月關閉該服務。百度曾數度因音樂搜索下載服務被唱片業者控告侵權,之後以付費方式建立正版音樂庫,供公眾免費下載。

大陸知名IT評論人謝文接受採訪時評論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網路技術發展,以及網路和唱片產業的重組和改革,大陸實行網路音樂收費的可行性大大提高,網路專家方興東也認為,唱片公司此舉是在推動收費業務,因為網路音樂對唱片業傳統消費模式造成衝擊。

謝文指出,實行網路音樂下載收費「合法合理」,但唱片業和網際網路業界要衡量實行這一制度能否得到消費者認可,並帶來實際的商業價值「如果收費後盈利過低,盈利模式和產品單一,沒有多層意義的收入,沒有足夠的收入來吸引音樂公司或者網站進行投入,或者收費僅限於幾家大的唱片公司或者網站,則收費制度很難持續下去。」謝文說。

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認為這種向網民收費的方案並不可行,也並不能代表網路音樂產業未來的趨勢。這不僅是因為中國著作權保護機制和意識相對落後,音樂付費下載機制難以落實,更因為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讓個人直接付費並不是一種好的盈利模式。

他指出,網路和唱片業界應該考慮結合網路傳播特點,創新盈利模式,著重網路音樂所帶來的流量和廣告等收益。方興東也不看好網路音樂收費制度,一方面,在中國的網路環境下,網民很難一下子從免費到收費;另一方面,實行收費制度的門檻較高,不僅是收費高低的問題,還涉及到用戶如何支付的問題,「中國網際網路和唱片業界最好還是在音樂免費的基礎上,努力開發一些收費的增值產品和業務,以此來盈利。」方興東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