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再過幾天就「立冬」,營養師建議糖尿病患或慢性疾病患者,冬令進補,應留意飲食選擇與吃法,才不會「愈補愈大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吳雅惠表示,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病患,冬令進補是一大挑戰。坊間進補大都是薑母鴨、羊肉爐或十全排骨,搭配麻油麵線,對糖尿病患而言,這類飲食會造成肉類、油脂過量,醣類攝取過多,蔬菜攝取太少。
吳雅惠指出,民眾吃火鍋,放太多加工火鍋料,往往因「順口」吃過多,對需控制血脂的病患而言,是「危險食物」。
坊間進補,店家會搭配冬粉、拉麵、山藥、南瓜、玉米、豬血糕及甜不辣等,糖尿病患者可能吃下太多醣類食物。「糖尿病患者平日執行自我血糖監測時,建議空腹血漿血糖應控制在七十至一三○mg/dl,飯後二小時血漿血糖小於一八○mg/dl較為理想。」
吳雅惠建議糖尿病患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在冬令進補時應掌握幾項要領:
一、主食份量不過量:全穀根莖類仍要依平時建議份量攝取。
二、挑瘦肉棄高脂肉,適當份量攝取:要捨棄內臟類、大塊含肥肉及皮的肉,改選擇帶骨肉類,如小排骨。
三、用油量要得宜:可將肉類用熱水先煮至半熟,鍋內放少量油將辛香料爆香,如此可減少用油量。
四、蔬菜纖維不可少:蔬菜纖維高,對糖尿病患而言,可延緩血糖上升。也可添加低卡路里高纖食材如菇類、蒟蒻製品可增加食物豐富性及飽足感。
五、油炸製品要小心:油炸製品含油量高,可選擇油豆包、油豆皮或新鮮豆腐、凍豆腐、生豆包替代。
六、湯水適量少浮油:藥膳煮好將浮油去除,避免喝下太多飽和脂肪酸及熱量;痛風患者,不宜大量喝藥膳湯汁。
七、沾醬不宜多:一般沾醬大多重鹹,要控制血壓者,建議用蔥、薑、蒜、辣椒調味,避免鈉鹽攝取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