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乾隆 與李侍堯的貪汙

余遠炫 |2012.10.08
4135觀看次
字級

清高宗乾隆皇帝在寵信權臣和珅之前,對當時的雲貴總督李侍堯信任有加。

李侍堯是明朝降清將領李永芳的四世孫,他的個頭短小精幹,相當的靈活敏捷,而且他有個本事,書籍只要看上一眼,就可以把內容誦讀出來;只要跟部屬交談幾句,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才華。

李侍堯受乾隆寵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非常了解乾隆皇的心思,揣摩得很到位。

他知道乾隆皇好大喜功,更喜歡四方朝貢,所以在進貢貢品上,李侍堯總是特別用心,把許多好東西送到乾隆皇眼前,因此乾隆皇常在大臣面前稱讚李侍堯不但忠誠,也很有辦事能力,是天下奇才,最能辦事、最會辦貢。

可惜這位「天下奇才」,卻也最會貪汙,仗著皇帝的寵信,他曾強賣一顆珍珠給昆明知縣楊,然後索取白銀三千兩。另外又將另一顆珍珠賣給一個同知方洛,也跟他索取兩千兩銀子。

這兩個人也不把珍珠收為己有,又把珍珠當成禮物送給李侍堯。位高權重的李侍堯,一方面為皇帝「辦貢」,一方面也壓搾官吏與百姓為自己「進貢」。

乾隆四十五年,雲南糧儲道海寧,在無意間說出了李侍堯貪贓枉法的事情,讓正在竄紅的和珅有機會查貪。和珅與李侍堯鬥智,並從他的管家下手,把李侍堯貪汙的情形查個水落石出。

欽差和珅並上奏擬「斬監候」,後經過九卿議定之後,改判「斬立決」,但乾隆不願殺死李侍堯,認為李侍堯很有才能,死了可惜,竟介入審判,最後確定為「斬監候」,留給李侍堯一線生機。

李侍堯死裡逃生的關鍵當然就是乾隆皇不想殺他,因為殺了他,乾隆的貢品恐怕就要少了很多。當時駐北京的韓國大使,回韓國之後就向李朝皇帝說明這個現象,乾隆皇被韓國人徹底看破手腳。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發生回變,李侍堯不但死裡逃生,還當上了陜甘總督,更審理王亶望貪汙案。貪官不但升官還審理貪官,看在和珅眼裡,應該是別有一番滋味吧。

乾隆朝貪汙風氣盛行,原因就是皇帝的縱容,乾隆皇得負最大的責任。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