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隨筆】 第四權旗手

陳正毅 |2012.10.08
1189觀看次
字級

學習並從事新聞工作四十年,每逢九月一日記者節,總會想起「新聞人典範」這個題目。帽子很大,卻是每位新聞從業者應該隨時捫心自問的課題。

去年十月十五日,欣逢世新大學五十五周年校慶,海內外校友歡聚一堂。出身翠谷的新聞人堪稱桃李滿園,播種者成舍我先生令人感念。是他,以魄力帶大家走過篳路藍縷;是他,用智慧和經驗羽翼新聞人成長;是他,勤廉無私教我們富貴不能淫;是他,卓然獨立示範威武不能屈。我有幸能以賢者為師,不虛此生。

民國四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成先生在《台灣新生報》發表〈需要一萬名新聞幹部回大陸〉,朋友們勸他辦學。四十五年創世新專校,首屆招收七十餘位新生,高、初級各一班。

我三專、學院時代,兩度就讀世新。展讀校史,創校之日,成先生開示「職校規模、設備比不上大專,學生被認定是中學考不取,因此必須加倍努力,老師認真教、學生認真學,一定要將世新辦得比他們更精采」。這就是世新人精神!

這位名報人保證,自己一定將生命全部貢獻給學校,充實設備,聘請最好的老師,使學生能升學;加強新聞技能實習,使學生能就業。

他並鄭重聲明:絕不因學生少就放鬆紀律,認為學校不如理想而自動退學者如數退還學費;學校絕非私人所有,不會向學生多收一文錢,也不必擔心樂捐;校方人員不能浪費,也不許貪汙。

這些許諾,他都實現了。學期結束,學生只剩六十三人。他拿自己的薪俸、稿費及兼課鐘點費抵補開支,點滴灌注新聞幼苗,延攬一流師資,程滄波、阮毅成、端木愷、蔣勻田、陶百川、蔣復璁、沈雲龍、陳紀瀅、王藍都曾授課,名記者于衡是創校的專任老師。

我和同學在校共組《新聞人報社》,以成先生為標竿,言論獨立、內容第一。校長用放大鏡看送審的社論和敏感文章,並約《新聞人》幹部開導。因為他也走過熱血沸騰的年輕歲月。

成先生很早展露頭角,出任《益世報》總編輯。二十六歲時就創辦《世界》報系,說自己想說的話、說社會大眾想說的話。鼎盛時擁有日、晚報及畫報,被譽為民國四大報人。他反北洋軍閥、反日本侵略,不受國民黨補助,常尖銳批評時事,不怕觸怒當道。大陸赤化後,不惜龐大資產,跑到香港與王雲五、左舜生、程滄波等名筆出版《自由人》,用真姓名批判紅朝新貴。老報人啥都不怕,唯恐我們衝過頭!

他從採訪、編輯、評論,到發行廣告、排版印刷、報業管理樣樣精通。辦《世界晚報》,僅他和一位經理、一名記者,加上兼編副刊的張恨水,三個半人就辦得有聲有色,試問今天報壇有誰能夠?報業全能大師身教言教,用恨鐵不成鋼的大願心澆灌頑冥的弟子們。

專校時代的世新同學對沒有「方帽子」耿耿於懷,成校長在第十七屆校慶說:「天下事,一切靠自己,有沒有方帽子,甚至畢業或沒畢業,都沒多大關係,自己肯下功夫,自強不息,照樣會出人頭地。」他特別舉在場的校友會總幹事賴明佶為例,雖然沒有正式讀完世新專科,但能力、成就都不下於那些畢業的校友,而且對校友會服務最多、最辛苦、貢獻也最大。

當年對於老校長這番話,我抱著半信半疑之心,但看到賴學長克服困難、奮鬥不懈的精神,以及我考進報社後,從臨時駐在記者、記者到被拔擢為採訪召集人,就感受良多。石永貴先生到中央日報擔任社長時,聘賴明佶為總經理,從採訪組調我擔任廣告經理,擔負報社營收重任,幸有老校長當年的啟發,以及兩位上司費心指導,讓我得以在苦戰中不辱使命。這時才更深刻感受成先生的教誨十分受用。

今天新聞業經營艱苦,但還是應該效法成舍我先生有為有守的精神,擺脫煽色腥、八卦報導的誘惑糾纏,才能無愧扮演第四權的旗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