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六輕案的施政衝突

 |2012.10.03
1257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處理基本工資調整案,在拚經濟與勞動權益中矛盾取捨,折損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台塑六輕擴廠案的環評遭駁回,台塑和經濟部大反彈,又衍生出環保與經濟的兩難爭議。

為了六十億元的六輕擴廠案因環評被駁回,經濟部不惜站出來發文要求環保署說明。批評環評會將「管線油漆揮發物」等非製程的揮發物也併同製程揮發物納入「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排放總量管制,太過嚴格,讓六輕環評觸礁。如果全台的工業區、科學園區和民間開發案都採從嚴標準,將重創台灣吸引外資來台的的投資環境。

台塑六輕的汙染紀錄不佳,多次發生公害汙染事件,這次擴廠計畫,六輕和經濟部雖都勢在必得;但事前未與民眾和環保團體溝通,逕自推動擴廠案,結果遭駁回。環保署長沈世宏也抱怨,本來就不應該在空氣品質超過標準的地區任意擴廠。

此次六輕環評案又重演陳內閣面對證所稅、基本工資的決策困境。馬英九總統連任就職演說時,拋出「強化經濟成長動能」、「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厚植文化國力」、以及「積極培育延攬人才」五大支柱,作為打造幸福台灣的施政主軸;五大支柱都很好,也都重要,但當施政主軸相互排斥時,政府如何取捨?

在基本工資案中,閣揆將施政天平偏向拚經濟這一端,犧牲基本工資緩漲;縱使許多人對此決策不滿,但這是行政院綜合全局後的政治判斷,政府也將承擔決策的政治後果。

六輕和基本工資案不同,因為本案必須符合《空氣污染防制法》的程序和規範,非行政部門的行政裁量。拚經濟大氛圍下,經濟部力促環保署重新考慮,讓六輕擴廠案敗部復活,是不合法的。我們不希望屆時再犧牲一位環保署長。

如果六輕擴廠案超越環評,馬總統要如何面對他去年在國光石化政策喊卡時強調「環境與經濟要兼籌並顧,當經濟發展對環境有嚴重不良影響或有危害之虞者,應以環保優先」的豪語?

六輕附近的居民的鼻子和身體,是沒有能力區分製程揮發物或非製程揮發物的,而以六輕總揮發物看待六輕汙染,如果六輕擴廠僅計較以「管線油漆等非製程揮發物」些微之差勉強通過,這種超低安全閥必為日後層出不窮的環保爭議埋下禍根。

內閣決策發生意見衝突是必然的,但行動決裂則可以避免。政府不能只有「拚經濟」的單一面向,而犧牲社會公義、環境保護等其他重要價值。總統、閣揆和閣員之間,應先溝通釐清問題和政府的立場,經濟部和環保署無需劍拔弩張的對立,高層無需以政治力要求環保署低頭,政府應該扮演裁判而非球員的角色,先依遊戲規則走,要求六輕依空汙法提出汙染改善方案,以實際努力說服環評委員,如果六輕能符合環評順利擴廠,那才是雙嬴的策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