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祖愛(美國太空總署國際太空站機器人CCM計畫經理、第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主)
日前貴報刊登一則短訊〈千年天王像,呈現混合文化〉,報導簡短,雕像背後卻有長長的故事,裡頭有三條主要脈絡;一是雕像的稀有材質引起關注,二是雕像胸前卍字與引進德國的關係,三是卍字在宗教和文化上廣泛意義的省思。
這尊雕像屬於一位私人收藏家所有,其材料是一塊天外飛來的隕鐵,屬於ataxite meteorites類,是一種無紋隕鐵,主要成分是鐵、鎳、鈷的合金,其中鎳成分高達百分之十八,在隕石中極為稀有,目前被發現的無紋隕鐵落到地球上的約有五十顆。
這尊天王像是在西元八到十世紀雕成,高二十四公分,重十點六公斤,成坐姿,雙腿微屈,頭後有光環,左手持一圓形物,胸前有卍字。世上許多文化都相信太空隕石是神靈降來的訊息而加以膜拜,用隕鐵雕成天王像,可以想像當年雕匠的誠心。
引起世人注目的,不僅是雕像材質,還有該像引進德國的動機。這尊天王像是德國動物學和民族學家Ernst Schaferm於一九三八年在西藏取得,他當時在納粹政府指令下,前往西藏替亞利安人尋根,看到天王像上的卍字,引起興趣帶走。為什麼對這尊天王像有興趣?
納粹領袖希特勒以反猶太人及推崇白人優越主義而惡名昭彰,遺臭萬年,他認為白人中以亞利安人為最佳人種,指亞利安人為「高尚的純種」,並認為日耳曼人為亞利安人種的典範。
卍字,在世界上各種文化中都有正面的象徵,自古以來,無論東西方,都曾出現在廟堂神殿和儀式文獻中。卍,象徵人們對生命的喜悅和希望,對生活幸福和吉祥的祈願,這麼好的一個符號,千年以來為各種文化所尊崇使用,德國的納粹也看上這個符號採用作為黨徽,象徵為優越種族亞利安人的勝利而鬥爭的使命。希特勒派遣民族學家往東方尋找亞利安人在大遷移前的根源,尋根隊在西藏,驚見胸前塑有卍字符號的天王雕像,自然喜不自勝。
由於納粹關係,卍字符號頓時變成仇恨與暴行的象徵,世人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曾有位僧人訪美,入境時,海關人員看到他背袋上的佛家卍字符號,大驚失色,以為他是納粹黨,折騰了好一陣才弄明真相而讓他入境。
此符號本有二個寫法,卍,或反向的,藏傳佛教中的轉經筒轉法輪是順時鐘方向轉,寫為卍,幸好,納粹黨的寫法是與佛教寫法反方向,因此現代人均避免納粹寫法,小小字型上的差別,在近代歷史上卻有天壤之別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