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電視確定要賣給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不是之前外傳的富邦蔡家。據傳售價僅十四億元,據聞也有傳出開價十五億至二十億元,還是黎智英主動找上門。無論多少,總之黎智英要大虧。
對練台生來說,自然是門好生意,若以十四億元買下一堆高昂的設備和人才,縱然只是拆解後,併入自己原本的媒體事業,也很划算。
反觀黎智英,聽說壹電視三年來賠了五十億元。姑且不去談論壹電視的節目內容以及上架的那些糾紛,光就結果論來看,在台灣,有多少已經擁有穩健獲利企業的企業主,願意砸五十億元開創新事業?左思右想,大概只有誠品書店的老闆吳清友。
黎智英雖然失敗了,但是,我覺得他給台灣社會上了一門很重要的課,創新本來就有很大的失敗機會,並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如果不敢拚搏,沉溺於看起來還不錯的既有榮景,遲早還是會出問題。
今天台灣社會,很多大老闆抱怨年輕人不肯吃苦耐勞,卻很少有人檢討那些不敢創新,只想繼續過去成功模式的老闆。
想想最近一連串的勞動政策,先是基本薪資凍漲,接著是調高外勞聘雇比例,設計吸引台商鮭魚遷移回台投資設廠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都是為代工產業量身打造。
但是,台灣縱然還都只靠特區和外勞繼續發展代工。
不要怕失敗,不要因為可能會失敗而不敢創新,這樣的氣度,無論是台灣的勞工還是企業主都應該要學習。南韓就是不怕失敗,是以十年刻苦努力,有了稱霸全球的三星,有了瘋迷全世界的江南Style,世人只看見了成功的榮耀,但其實是靠許多無名的失敗者堆疊出來的成果。
今天台灣最大的問題,當屬怕失敗。執政者怕政策失敗,所以不斷複製過往的成功經驗;企業主怕失敗,不願創新……,盼望更多人在黎智英失敗的身上,看到我們所欠缺並應該學習的事情,而不只是冷嘲熱諷,笑看他人失敗地幸災樂禍。
王宇君(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