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然來訪,聊到公司未來對他工作的安排調整,他說:「最近,我也不煩惱了,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世出世間無非因緣二字,好和壞,到底怎麼看?
有一個窮老人,心愛的馬跑掉了,鄰居非常同情他:「你的馬走丟了,真是不幸啊!」他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過了幾天,他的馬帶回十二隻漂亮的野馬,在一片恭賀聲中,老人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第二天,他的獨子騎在一匹野馬時,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來,跌斷了腿,變成了瘸子,老人還是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事隔不久,國家打仗,徵召所有健壯的青年上戰場打仗,兒子因為跛腳就不用去了。這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典故的由來。
因緣好壞,人生禍福,取決在我們的心態。有一個官員到一家精神病院參觀,一位病人手中握著照片,一邊哭一邊用頭撞牆壁,官員問:「這個人怎麼啦?」護理長說:「他曾經深愛過一個女人,但是那女人卻嫁給了別人。」這時隔壁房間也有一個人正用頭用力撞牆,官員問:「天啊!他又怎麼了?」 護理長說:「他就是娶了那個女人的人!他一直想自殺,所以就被送進了瘋人院。」
《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緣本身並無好壞,好壞分別來自心裡的愛憎執取,我們因襲過去既定、固有的習氣和觀念,看待世間無常的變化,當與內在期待不符時,便飽受「求不得」之苦,煩惱痛苦因應而生;若是「想當然耳」,視一切因緣都是自然,如孔子所云:「君子器,隨方就圓」,隨遇而安,隨緣應現,不拘泥、僵化於慣性思維、既定認知;視人生毀譽、病痛、得失、上台下台,如幻如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善觀因緣,借假修真,那麼,秋霜冬雪、春風雨露,都是成熟生命的資糧。
家師星雲大師在二十八歲那一年,擔任影印大藏經環島弘法團領隊,扛著大型答錄機前往花東宣傳,卻因此患了嚴重的腿疾,醫生說:「有致命之虞,只有將腿鋸斷,以免病菌蔓延。」他聽了以後,並不懊惱,自念:「腿鋸斷,不能行走,正好可以專心著書立說,從事佛教文化工作。」沒想到過了些時日,竟不藥而癒。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隨緣應化的人生四季,各有不同風情,冷有冷的好、熱有熱的好,若能泰然處之,豁達以對,心淨則國土淨,每一個因緣,其實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