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輛輪椅的故事

滿穆 |2012.08.14
1730觀看次
字級
滿穆法師(中)與Doris(左)和義工合影。 圖/本報資料照片


Doris像往常一樣,在隔壁廚房整理打掃,我持續打電話聯絡當地慈善機構,掛上電話,看了看表,轉頭高聲提醒Doris該收拾收拾準備回家了,剩下的工作我來做就行了。

待她脫下圍裙,穿戴整齊,我將當日的工資放進信封,還未轉身就聽到她清清喉嚨,以一貫略帶沙啞低沉的聲音說:「Master!我受過苦,知道苦難的滋味。」

接著,她將捏在手心的二十元南非幣恭敬地遞給我,看著我一臉詫異,她解釋「聽到你一直積極在聯絡捐贈輪椅給殘障者,很感動、很想幫忙,這二十元,是我一個窮人的一份心意 。」

我心頭一熱,忍不住拉住她滿是厚繭的雙手:「Doris!這筆錢在我心目中勝過兩千元、兩萬元!太謝謝你了!」

從此以後,只要佛光會在開普省又作了哪些輪椅捐贈,我都會跟功德主Doris分享,尤其受贈者脫離爬行,坐上輪椅時的那一剎那,我總能透過眼神讀懂他們內心激動、興奮、喜悅之情,她也總是高高興興地聽著我的傳述。

一輛輪椅的約定

有一天,Doris嘆著氣跟我說,若是輪椅也能送到她的故鄉該多好,位於川斯凱(Transkei)自治區的Nqamakwe鎮因為地處偏遠,很多身障人士得不到外界的關注。我安慰並承諾,一定會想辦法送輪椅到她的故鄉去。

一年後,因為幾個兒女陸續到南部大城開普敦工作,只剩下小女兒一個人在家,五十四歲的Doris萌生了退休的念頭,說明想回家鄉照顧小女兒的心願,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Doris一臉茫然。

於是,我謝謝她這幾年來為我們勤懇服務,並說出我讚佩的心情:「我擦玻璃的功力不及你,你總能將玻璃門窗擦得晶亮,把室內整理得一塵不染,你關心所服務的家庭成員,尤其對謝奇宏細心呵護。Doris!請讓我們帶著輪椅,送你榮歸故里!」Doris喜極,歷盡滄桑滿面風霜的她,投給我一個淡定的微笑。

Doris跟一般的非洲人不太一樣,話不多,臉上表情也不豐富,只要開口講話,我必定認真聆聽,因為那三言兩語就是精簡的重點。為了四個兒女,發揮母親的堅韌耐力維持家計,她從不輕易請假,在開普敦禪淨中心做兼職,一周來清潔打掃兩次,其他時間則分別在另外三戶華人信徒家當鐘點女傭。

為了送Doris回到遠在一千二百公里外的老家,我立刻邀集開普敦佛光協會會長邱育千以及盈穎、陳慧等Doris幫傭的家庭,從長計議。準備了六輛輪椅,邀約經營旅行社的小燕共襄盛舉,聽到這麼好的idea,小燕立刻加入行列,這一來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我們的食宿、交通問題都解決了。

經過兩個星期的籌備,最後成行的竟達十二人,這是因為Doris在開普敦禪淨中心清潔打掃,佛堂窗明几淨,讓來參加法會、活動的信眾心生歡喜,無形中廣結了許多善緣。

出發前,我們討論該送Doris什麼禮物,選了好幾套適合她與女兒的新衣服,Doris微笑著各挑了兩件,其他的她堅持不收,強調可以送給比她更需要的人。

漫長的歸鄉之路

二○○五年五月二十六日,我們一行人由開普敦出發,前往千餘公里外的川斯凱。每年耶誕節年底的長假,成千上萬的黑人塞擠在小型巴士往返於開普敦與西斯凱(Ciskei)、川斯凱之間。無法想像每年Doris是如何擠在沒有冷氣的黑色巴士中跋涉千里(南半球耶誕節正值夏天),今日才知道這條返鄉之路如此遙遠。

走上南非最具美譽的N2花園大道,這條濱海公路蜿蜒曲折,東邊美麗的印度洋沿岸地區,湖光山色、海灘、草原、懸崖峭壁和茂密森林像綿延不絕的畫卷,是觀光客拜訪南非四季皆宜、如詩如畫的景點。看著Doris煥發著喜悅的光彩,可以想像得到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輕鬆自在,滿懷溫馨地歸鄉。

當晚,我們住宿東倫敦旅館,隔天即將進入黑人自治區——川斯凱山區鄉村。因為道路狀況複雜,她居住鎮上的Ndamane牧師跟一位教友,特地到旅館來與我們會合,在窮鄉僻壤,教堂儼然已成為Doris的娘家。

車行在山區近兩個小時,蘇保全先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天空地上幾乎看不到鳥類,一問得知,這裡水源極度匱乏,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抵達Doris的村莊,五十多位村民已載歌載舞、捲舌高音歡迎我們。

Ndamane牧師引領我們進入他們的教堂,鐵皮屋頂、斑駁的牆壁,很懷疑這極為簡陋的建築物是否能遮風擋雨,但每個村民歡欣鼓舞神采奕奕伴著歌聲走進來。那臉上露出的光輝,映照的是非洲的陋室銘,所有教會的教友以整齊的著裝與步伐,在草原之屋以嘹亮聖歌會友。

手拉手 無國界的愛

Doris穿著制服站在隊伍中,我們差點認不出她來,與眾人不同的是,她頻頻拭淚,第一次聽她唱歌,那苦難的顏色早已不復見,音樂與信仰的療癒力量不容小覷,我們大力鼓掌,當下學起孔子,異口同聲,讚賞這精神堡壘「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佛光人受熱情激發,獻唱兩首華語歌曲,黑人朋友們像是完全聽得懂,露出潔白的牙齒相向而笑。在缺水、資源匱乏貧困的窮鄉僻壤,不缺的是無國界的愛心,大家手拉手、心靈在交會,我與Doris對望,會心一笑,只有我倆知道,是二十元南非幣牽動了那嶄新的六輛輪椅,促成了今日的因緣。

身障人士欣喜地坐在嶄新的輪椅上,見證這一切,南非SABC1電視台記者也到場採訪這個感人儀式,並開懷為全體與會者記載這永恆的一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