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
作者:蔡素芬
出版:九歌
蔡素芬的小說向來關注環境變遷對人物生命內容的影響,有意的記錄社會變動下,人們生活面貌和內在情感的流動。她以不重複技法的寫作方式,依題材內容設立形式,每部作品皆具獨特性。《海邊》兼具短、中、長篇小說的特質,重新詮釋人與海洋的互動,為海洋文學帶來嶄新的風貌。
夢.遊者
作者:林郁庭
出版:馬可孛羅
生命寬厚還是無情,傷痕能否化為延續的動力,在天,在地,亦在己。作者擁有一個「飄泊」的靈魂,從歐洲到北美,從香港到上海,處處為家,天寬地闊;作者擁有一個「特殊」的天分,六國語言,是騰飛的利器,讓她自由的來去,翻看不一樣的世界——而透過她的文字,給了讀者更具深度與角度的世界。
備忘
作者:廖之韻
出版:聯合文學
兩個各自說著故事的女人,一個在世界各地浪遊,一個在固定的日常生活中想著流浪,看似沒有交集的告白,卻一一釐清了生命中的過往,並且梳理開了一個未來的可能。彼此間的眷戀,就像用故事在說著另一個故事。本書透過旅行寫出了女子間的美麗與哀愁,也許愛著,也許無奈,在出走與回家之間徘徊。
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
作者:石勇
出版:就是創意
在等級制度的暴力、價值觀念的歧視以及心理競爭的殘酷遊戲中,作者發現,有一條「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心理食物鏈,無形地宰製著這個世界的男男女女。作者深入分析個人心理弱小的原因,破解社會的遊戲規則,揭穿那些操控我們心理的手段,讓有心改變自己的人,想強化內在的人,得到勇氣與武器。
小的台灣史
策畫:戴寶村
作者:蔡承豪、李進億、陳慧先
出版:玉山社
本書收錄十二則清代台灣的歷史事例,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移民慣習等層面,不是從「朕的聖旨」,更不是從那些「奴才的奏摺」,而是從「小的供詞」中,反映出與台灣人最貼近、活跳跳的歷史。從市井小民的角度,重現十九世紀台灣的移民社會實況,從早期移民社會市井人物的角度,重現十九世紀台灣的社會實況。
錫蘭式的邂逅:
我在創意之都矽谷的近距離觀察
作者:鄭志凱
出版:遠流
擁有二十餘年矽谷經驗的資深專業投資家,從個人思維的管理,到全球視野的運籌,凝聚成「創意引擎」、「決策密碼」、「新管理時代」、「網路後現代」、「綠色領航」五大主題,是一位創投者與管理人的思想高度,是瞬息萬變時代中的定心籌碼,是知識經濟中的灼然力量,也是與讀者激盪心靈的一場美麗邂逅。
引譬連類:
文學研究的關鍵詞
作者:鄭毓瑜
出版:聯經
本書探討傳統抒情詩學「引譬連類」的特徵和在文學、文化史中深遠的影響,藉著「引譬連類」的研究,再次提醒中國「文」學渾厚綿延的體系,透過詩經、楚辭、漢賦乃至於晚清仍創作不斷的舊體詩,體現一個「文─類─物─詞」相互聯繫的譬喻框架,而在現代語境下,重新活化與詮釋這個在天人、身心與言物之間不斷越界與引申的人文傳統。
醬醬好料理
作者:陳進佑、李俊賢
攝影:周禎和
出版:法鼓文化
市售醬料味道通常口味偏重,而且有過多的化學添加物,不如自己動手做,新鮮健康,又可以自由調整口味濃淡。陳進佑與李俊賢兩大主廚精通中式、日式、西式等多國料理,特別研發蔬食新醬料,將大廚的美味廚藝化繁為簡,讓大家可以天然食材輕鬆自製新鮮醬料,享受動手調醬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