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依空法師(以下簡稱依空)、陳義芝(以下簡稱陳)、簡媜(以下簡稱簡)三位評審,從進入複選的二十篇作品中,票選出十一篇進行評選,十一篇為〈花香遠傳 浴火重生〉、〈散播歡樂的天使〉、〈歸家的路,我如是走來│我的剃度日記〉、〈珥〉、〈化蝶〉、〈天堂情書〉、〈神秘的微笑─致遠行吾妻〉、〈隨侍在側〉、〈對奕〉、〈割愛〉、〈關懷是找到你我的地圖〉等篇。三位評審先就只得一票的做第一輪的討論。(依空法師因不克前來,因此提供書面評比,並委由永芸法師進行口述補充)
陳:〈花香遠傳 浴火重生〉的優點是作者以細膩筆觸來描繪自己因看到賣玉蘭花的傷殘者所遭逢的苦難,而化解其心中的苦,並從文字敘述中讓人感受一種將愛傳出去的力量。缺點則是部分描述感覺像在作文、以及對於可加以著墨之處太過簡略描述。
簡:〈花〉的優點是描述手法平實,沒有過度賣弄感情、給人向上的力量;但對於賣玉蘭花的傷殘者如何從容面對生命殘缺的內心轉折,則著墨不夠。
陳:〈散播歡樂的天使〉一文,乾淨的文字下潛藏一股關懷,描述一位孩子雖然生病,但還能安慰別人,整篇敘述一種與病苦同生、共生的精神,令人感動。
簡:這篇也被我拿來當作教導孩子的教材,閱讀過程中令人感受樂觀、堅毅的感人力量,但我第一輪沒選它,是因為回歸文學考量,考慮此篇文學性不夠強,但如果豐富度能再多一些、將會更感人。
陳:〈歸家的路,我如是走來─我的剃度日記〉此篇題材符合文學獎主題,因為出家就是為了要行大愛,且出家是一條難走的路,作者在文中以「不忘初心」來貫串全文,文筆讓人感覺很不錯。
依空:〈珥〉這篇以無情飾物的「耳鉤」為契子,描繪外婆情愛的一生,寫家族因為奪「珥」的衝突,極見張力。
簡:我沒有選〈珥〉的原因是因為此篇情節分配不夠平均,雖然是小小的耳環,但碰觸範圍卻很廣,且敘述策略上有問題,導致食材很大,但盤子很小。
陳:我認為〈珥〉篇在文字敘述上不夠感動人心。
簡:我第一輪會選〈化蝶〉這篇,是因為作品的文字敘述優美、從容不迫,首段描述浪漫親和,開頭很吸引人;但有些段落描述則較平凡。
陳:我第一輪沒有選〈化蝶〉的原因,是因為其敘述觀點上沒有太多新意。
依空:〈天堂情書〉此篇文章至情感人、讓讀者與作者一同感受其悲欣憂喜,其情痴愈見其情真,以佛法轉化情傷、矛盾中見真情。
簡:〈天堂情書〉這篇描述的是夫妻間真摯情感,但我第一輪沒有選的原因,是因為文中對親人間的思念與摯愛的描繪不夠深刻,導致「愛」無法完全彰顯,讓人感覺文章缺乏一種力道,不易覺得這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陳:〈天堂情書〉沒有充分表達出兩岸婚姻、親人生離死別的至情至痛,對於先生車禍與火化的片段太過概念化,使得文章所描述的「痛」不足。
永芸(補充):這篇故事其實很精采,只是可能是局限於散文的格式,導致文章的精采之處無法好好發揮,相當可惜,若能以小說形式來加以創作,相信將會是一篇很精采的作品。
依空:我認為〈神秘的微笑│致遠行吾妻〉是篇難得一見的死亡哲學的散文;作者將死亡的莊嚴主題,以行雲流水的筆調娓娓道之、酣暢淋漓。
簡:〈神〉這篇的作者可以看出是位男士,在整體筆調上並沒有在感性上極度放縱,反倒是相當理性冷靜,但字裡行間卻又流露出深層情感與思念。這也是我為何一開始選它的原因。
陳:我第一輪沒有選〈神〉的原因,是因為此篇主題較不符合我所謂的「大愛」,但就文章描繪來說,則是相當集中、凝聚,全篇主要圍繞著一個點來進行敘述。
簡:〈隨侍在側〉這篇讓我看了很感動,就文學技巧來說,在結構與情節安排都很有節制力、很完整,作者平實地將所見客觀地敘述出來,雖然故事主角描述的是一位卑微的阿嬤,但內容卻呈現出周遭老人處境的縮影,讓人讀後對「隨侍在側」這四個字有更深層的思索,作品具有一種文學震撼力。
陳:〈隨侍在側〉這篇寫得很細膩、真實感十足;對於情景的描述撼動人心,而文章中的提問雖然淺白,但很有力量,讓人讀後感覺這是篇有力量的散文、有意義的抒寫,相當不錯。
依空:人生原是一場生死、愛憎、苦樂的「對奕」,〈對奕〉以優美的筆調寫來,是一篇值得閱讀的散文。
簡:〈對奕〉這篇蘊含很大的潛力,敘述死刑犯的懺悔之路,文章具有撞擊人心的力道、描述動人、結尾非常好;但缺點則是文章的部分敘述有些夾雜不順,造成閱讀過程的障礙。
陳:散文就是要用輕通有力的文字來表達,而〈對奕〉這篇的缺點在於部分敘述較冗雜;同時過於簡化「救贖」的意涵,以致於無法顯出文章的細膩與深刻。
依空:〈割愛〉在題材內容、筆法技巧上,皆見其匠心獨具,以實習醫生和大體老師進行一場生死與慈悲的對話、動人心弦。
簡:我同意依空法師的看法;雖然〈割愛〉仍有些地方的敘述觀點與技巧稍嫌混亂些,但文章讀起來仍感動人心。
陳:〈割愛〉在題材上很特別、珍貴,文中反覆詮釋醫學倫理與精神以及偉大的承擔,所描繪的情感相當深入,不過在章法上則不是很圓熟;但整體讀來仍相當令人動容、深刻,是一篇應該得獎的作品。
依空:心中有地圖,生命就有方向;無私的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地圖。〈關懷是找到你我的地圖〉此篇的美言佳句俯拾即是,文筆流暢、意趣靈動。
簡:〈關懷〉這篇可算是化小愛為大愛的動人故事。內容描述主角在痛失愛女後,並沒有痛失愛心,而是將愛轉移到另一個需要關懷的孩子身上;作者所描繪的大愛,也成就此篇文章的動人之處。
陳:透過作者筆下的故事描繪,帶出了作品的文學性,突顯出人間之所以有動人的愛,是因為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文字讀來令人感動,是一篇滿不錯的作品。
簡:經過一番討論後,在這些決審作品中,我自己認為的前三名包括有〈隨侍在側〉、〈割愛〉、〈關懷是找到你我的地圖〉。
陳:這三篇作品,的確各有特色,但如果就文學獎的主題、文學技巧、社會關懷等層面來看,〈隨侍在側〉的表現比另兩篇來得好;而〈割愛〉題材很特別,因此讀起來動容深刻,而〈關懷是找到你我的地圖〉的文字敘述則是令人感動。因此整體來說,我認為第一名是〈隨侍在側〉;第二名是〈割愛〉、第三名則是〈關懷是找到你我的地圖〉。
在十一篇作品經過評審審慎的討論評比後,最後選出了三篇佳作與前三名的作品。結果如下:
散文組第一名為〈隨侍在側〉,第二名為〈割愛〉,第三名為〈關懷是找到你我的地圖〉;佳作分別為〈花香遠傳 浴火重生〉、〈散播歡樂的天使〉、〈神秘的微笑─致遠行吾妻〉。
評審:柴松林(以下簡稱柴)、馬西屏(以下簡稱馬)。
●《人間音緣》學生組
柴:《人間音緣》學生組部分只有編號D2-114〈我聽‧我看‧我唱《人間音緣》〉獲得佳作,首獎、優等皆從缺。
●《人間音緣》社會組
馬:《人間音緣》社會組部分,我覺得首獎、優等全部從缺,其他五件作品給佳作,即可。
柴:可以。
●《迷悟之間》學生組
馬:《迷悟之間》心得感想學生組部分,品質不是很好,可能只能選出佳作,〈轉型三部曲〉和〈挫折中不要放棄抉擇─生命最光榮的權利〉寫得不錯,但像是在抒發自己的情感,缺乏讀後感的部分,尤其是〈轉型三部曲〉,只提自己人生如何轉型,完全跟《迷悟之間》無關;另外〈破生命迷霧,做我自己〉這篇,我對他的學生身分有所質疑,因為他第三段寫到「進入職場後第一個工作是……」,其他段落也提到工作相關事情,因此他應該不是學生,不應該參加學生組,應該要淘汰。
柴:沒有錯,我也有注意到不是學生身分的問題,贊成淘汰。〈悠悠然〉寫得還算不錯,可以給佳作,〈轉型三部曲〉勉強給佳作。
馬:同意。
●《迷悟之間》社會組
馬:〈生死迷惘〉寫得很不錯,看得出是很有感觸的,而且他也摘錄《迷悟之間》的話語,來表達他的心境轉折,可以給優等。
柴:這篇讀得很透,的確是從書中獲得感觸,我贊同給優等。
馬:編號D1─87〈《迷悟之間》讀後心得〉可以給優等,他是一個受刑人,文中有提到監獄中的生活和此書對他的影響;一個受刑人可以有這樣的文字水準,真的是非常難得,可以給優等。
柴:對,而且他提到《迷悟之間》的內容「認錯可以進步……」能有深刻體會,贊成給優等。
馬:〈撥開生命的迷霧〉是一位女性,提到與她的丈夫是兩岸戀情,在其懷孕四個月的時候,先生卻過世,一人在台灣的她好似行屍走肉,這時朋友給了她《迷悟之間》,她就靠著《迷悟之間》走出生命的幽谷。
柴:可以給優等。
馬:所以《迷悟之間》讀後心得社會組部分,〈撥開生命的迷霧〉、〈《迷悟之間》讀後心得〉、〈生死迷惘〉這三篇優等。
馬:〈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位置〉可以給佳作。
柴:可以。
馬:〈讓關懷動起來,把愛傳出去│挨家挨戶〉文字不錯,可是描述挨家挨戶推廣報紙的事,不知是否是主辦單位編制內員工?如果是的話,就不合參賽條件。
柴:請工作人員確認一下,如果不是,可以給佳作。
馬:〈社會的一股清流〉、〈打開心門說話〉寫的都是生命故事,寫得還不錯,建議可以給佳作。
柴:贊同。
柴:剛剛確認過,〈讓關懷動起來,把愛傳出去─挨家挨戶〉作者不是主辦單位員工。
馬:好,那〈讓關懷動起來,把愛傳出去─挨家挨戶〉可以給佳作。
柴:所以給佳作的包括〈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位置〉〈社會的一股清流〉、〈打開心門說話〉、〈讓關懷動起來,把愛傳出去─挨家挨戶〉。首獎從缺,只有四個佳作有點少,要不要再增加一個佳作。
馬:那我覺得〈爭〉可以給佳作。
柴:好,〈爭〉也給佳作。
馬:這次《人間音緣》和《迷悟之間》讀後心得部分,我和柴教授的想法一模一樣;《迷悟之間》讀後心得部分,我原本想挑一個首獎,不過柴教授好像沒有這個意思。
柴:我覺得首獎應該比這些都還要好,因此首獎寧缺勿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