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據大陸教育部規定,企業進大學招聘員工的時間一般訂為十一月二十日,今年企業紛紛提早進駐校園,但無論是招聘人數或薪資條件都令大學畢業生感到就業寒意。
「我所心儀的公司今年在全國才招聘十個人,我覺得自己能去的希望太渺茫了。雖然今年招聘才剛剛開始,但我和同學都感覺今年的就業形勢很不好。這不僅體現在招聘人數大幅度縮水上,還體現在薪酬方面沒有提高。」吉林大學材料學院二○一三屆畢業生田泰吉告訴記者。國內某大型通訊公司今年在東北地區只招二十個人,而去年這一公司僅僅在吉林大學就招了六十多個人;某大型汽車公司設了專業和學歷限制,非「二一一」學校的畢業生一律被拒絕……。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二○一三屆畢業生今年就業季面臨嚴峻考驗。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社會生產受到抑制,用工減少;另一方面,則是畢業生數量愈來愈多。中國二○一三屆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無形中為就業帶來壓力。
某知名IT公司負責人力資源員工說,受經濟持續下滑影響,今年大部分公司招聘計畫都較去年削減,甚至有部分公司已經進行裁員,以度過經濟低迷時期,二○一三屆畢業生就業勢必受到影響。
在某企業的招聘簡章上,記者看到本次招聘的職位中除了技術工作要求研究生外,其他工作都只要求本科生即可。招聘人員說,「一些職位如銷售、文員、行政管理,並不需要太高的學歷,研究生的優勢體現不出來。況且研究生的年齡偏大,意味著可工作時間較短,這反而是一大劣勢。」吉林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鐘新表示,擁有一個理性、長遠的職業規畫非常重要,大學生應該在本科四年的學習中明確自己需要什麼,再依據自己的目標決定是否研讀研究所。專家認為,面對下半年和明年的經濟形勢,二○一三年這屆大學生找工作應以務實態度選擇自己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