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二氧化碳濃度 台灣布下天羅地網

羅智華 |2012.09.28
1697觀看次
字級
全球溫室效應導致冰山大面積崩塌,場面怵目驚心。圖/路透


你知道人類一年大約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嗎?答案是300億噸!為了解溫室效應氣體的變化、協助科學家進行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研究,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英從2009年起在國科會與環保署補助下,組成研究團隊,打造規模最大的溫室效應氣體觀測平台。

三年來不但收集許多重要資料,更發現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度上升中,讓團隊大聲疾呼,若不力行節能減碳,等到2036年時,全球平均溫度將隨著二氧化碳濃度增高而上升2℃。

我們都知道,地球之所以成為成千上萬種生物的美麗星球,是因為地球大氣層可藉由溫室氣體來吸收太陽光散發的高溫,讓地球可以作為適合孕育萬物生長的家園,但隨著工業進步與城市人口增加,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產生愈來愈多二氧化碳,破壞了原有的大氣平衡,導致地球改變了昔日面貌。

王國英表示,二氧化碳在大氣平均存在時間約為120年,以一年平均300億噸來計算,其中有一半的二氧化碳會留在大氣中持續累積,另一半則仰賴地表與海洋吸收。他形容,地球就像一個「海綿」般,會一直吸收人類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但會不會有一天再也無法吸收,導致大自然力量反撲,造成地球不斷增溫,誰也無法保證!所以,這正是觀測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重要性所在,就是希望藉此為溫室效應做好管控工作。

然而,要觀測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可沒那麼容易!王國英解釋,空氣汙染物的散佈是「無國界傳播」,以高空中的大氣為例,就形同是「海洋中的洋流」般,會將二氧化碳等空氣汙染物推向世界各地,且比海洋快上許多,平均每秒流速可達50公尺,換言之短短一小時就可將空汙散布至近乎200公里外的遠方。

海洋也是同樣的道理,會隨著海流波動,將汙染物擴散到各海域。因此科學團隊得布下「天羅地網」,並克服觀測過程中所遇到的高空亂流或海洋大浪等問題,才能觀測到整體性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

王國英說,幸好長榮海運公司三年前提供九艘貨輪,協助團隊在船上架設觀測儀器,進行全球海洋邊界層的觀測任務,三年下來已完成130個航次的觀測資料,觀測的範圍包括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東北與西北太平洋等海洋區域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而華航也於今年六月加入觀測行列,利用民航機,完成117個航次的觀測資料,在民間企業的幫助下,也讓團隊得以打造一個全球性的海、陸、空觀測平台。

團隊表示,透過這些觀測資料與科學數據,不但有助於科學家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問題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解,隨著資料愈來愈完整,還能提供世界各國進行未來全球碳排放管制、二氣化碳地底封存等相關技術的科學驗證,為改善溫室效應助上一臂之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