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慣寶寶 做家事學觀察 孩子增加應變力

李祖翔 |2012.09.27
2087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靖娟基金會昨天公布「國小學童生活自理及家事清潔能力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社會型態讓現代的「慣寶寶」缺乏家事體驗與協助經驗,孩子最常做的家事是掃地,但每周只掃一次,且不超過十分鐘。研究顯示,家事有助於孩子認知發展與肌肉訓練。

基金會呼籲,應從幼兒階段開始,逐步讓孩子在做家事的過程學習觀察,增加應變力。

靖娟基金會長期處理兒童受傷的個案發現,孩子受傷的原因除了「環境不安全」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也是落入危險而不自知的主因,因此進行這項調查,了解兒童做家事狀況。

調查指出,孩子做家事的類別主要為掃地、洗碗和擺餐具,有百分之九十一點三的家長曾教孩子做家事,八十一點三曾親自示範,但孩子還是會因為家長認為「自己做比較快、怕小孩愈幫愈忙、孩子太小及有其他人會做」等理由,而沒機會做家事。

然而,有做家事的孩子卻有百分之四十五曾受傷,其中高達百分之四十一點二的受傷種類是跌倒,其次是撞傷和夾傷,另外有百分之十七點四是燒燙傷,百分之三點一墜落,百分之零點八曾中毒。

深究家長不教孩子做家事方法的原因,是家長認為,孩子可以自己摸索或本來就該會,也有人不想孩子做家事,所以才不教。

由於沒機會多做家事或不得要領,導致孩子擦窗戶會留有水漬、不會注意窗台溝槽、常忽略桌腳和櫃底灰塵或垃圾;家長給孩子做家事能力的評分是五十三點一分,不及格。

學者洪蘭研究顯示,家事有助孩子認知發展與肌肉訓練,靖娟基金會為此發起「清潔宣導計畫」,邀花王(台灣)公司以義工方式為孩子宣導。

花王研究所部長張壯勇表示,會以日本引進的家務教育,教導孩子正確的打掃方法。已經有二百所小學申請接受指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