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離生活 陶藝呼應

郭書宏 |2012.09.24
111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篤信佛教的尤尉州,創作不離「生活藝術」,從小孩、老人,呈現生命的圓熟;少女、人妻、人母,表現生命的起源,還有杯與壺,述說著生活的實在;更有佛、菩薩、羅漢、小沙彌,訴說「佛教」與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這些作品即日起至十月十四日在桃園縣政府客家事務局「尤尉州生活藝術」展出。

「生命的意義是在於追求藝術、省思哲學,而生活則需要佛法指導。」尤尉州說,「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若真了解佛教,就知道生活與佛教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因此,他的創作皆取材生活萬象,凡事只要細心、用心體會,就能悟得「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的意涵。

在這次「尤尉州生活藝術」的展覽中,尤尉州取材自清代袁枚《子不語》短篇小說中「沙彌思老虎」的主要情節,雕塑主角以老虎、美女、小沙彌、阿羅漢來表達人都生活在貪欲裡,每件作品形象各異,尤其是每個主角都站在自己的小宇宙上,呼應佛法「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要做自己主人的人生,不要處處想要依賴別人。

「眾生都活在貪欲裡面,滿足我們貪欲的就認為是好的,違背我們貪欲就說不好。」尤尉州說,小沙彌如同人人皆有的清淨本性,而覺悟解脫的阿羅漢就像老師,引領著人們如何淡泊厭離貪欲的枷鎖,「至於美女,她的美麗沒有錯,錯的是自己,色不迷人人自迷,怎能說是會吃人的老虎呢?」

不僅題材緊扣生活,尤尉州運用生活中的落葉、枯枝、殘土,經過一千兩百多度的高溫窯燒之後,產生每件作品的「灰釉」外衣,打造全創作成為不折不扣的「生活藝術」,更賦予樸拙的泥土深層的思想與內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