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台灣風景的美與醜

 |2012.09.22
2197觀看次
字級

有來台的陸客說:「去台灣旅遊過的人,都感嘆那裡的人兒很美、很親切。」而最近廣東《新週刊》雜誌,封面故事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述說台灣人文氣質的美,引起兩岸讀者關注。對這項讚美,台灣有些人覺得心虛,覺得溢美了。有人反躬自問,台灣的美固然在人,但台灣的醜,會不會也是在人?

台灣有富少爺開賓士酒駕飆車撞死人,造成對方家破人亡;有博士生比中指,惡意擋救護車,讓急救者送醫不治;有拒絕麥當勞癌症中途之家的里民,開名貴賓利車的婦人嗆警炫富等新聞。因此,台灣最醜的風景,何嘗不也在人?

並非每個大陸人對台灣都有好印象,有一位在台灣住過半年的大陸人說,台灣不是啥都好,經濟發展情勢不斷衰退,「人民心態普遍島國小民、不夠寬廣,也就是小家子氣。」

不可否認,台灣有許多熱心善良的民眾,就如許多大陸人所言,碰到問路會詳細告訴你如何走,或乾脆帶你到目的地。這些人,在台灣街頭比比皆是。默默行善的人也很多,如台東賣菜阿嬤陳樹菊,省吃儉用捐獻給榮民遺孤的老芋仔洪中海,這些都是構成台灣最美風景的要素。

《新週刊》執行總編輯封新城寫道,「幸好還有台灣。」我們也要對陳樹菊、洪中海說:「幸好台灣還有你們。」而那位在台灣住過半年的大陸人說,「不得不承認台灣有很好的傳統文化,人與人之間,比我們不知道真誠多少倍。」所以,我們更要對許多許多給外國人、大陸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說:「幸好台灣還有你們。」

「幸好還有…」例子很多。三位政大女生完成二十天的環島撿垃圾計畫,對沿途人們的熱情相助及每天撿不完的垃圾,感觸很深。報紙報導後,社交網站粉絲團每天很多人打氣、按讚,也有人循社交網站公布的行程,和她們一起撿垃圾。

她們也感染公部門,自苗栗以後,每到定點都有當地清潔隊「陪」她們撿拾、載運垃圾。很多人看到她們都知道是「簡(撿)單美麗」女大學生,主動鼓勵、送點心或飲料、搭便車、提供住宿,還有兩次有婦女騎摩托車靠近,強塞五百元新台幣贊助旅費後迅速離去。

三位政大女生看到的、遇到的,豈不也都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台灣人不是如某些人所自貶,只對外國人、陸客才表現出人情味的。

小說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張系國最近撰文說,退休之後會選擇回台灣長住,最主要是因為台灣的人文環境相當成熟,可以生活得很愜意,不會感到寂寞無聊。「大陸要趕上台灣的人文環境,還有長長一段路要走。」

《新週刊》執行總編輯封新城說,台灣人的生活型態,體現自己如何看待生命,台灣民眾選擇了自己要的生活。「對比大陸社會的矛盾與衝突,台灣是一面鏡子,值得大陸參考、學習。」

每個社會都有好有壞,台灣也不例外。但「心美人就美」,自然散發美的氣質,讓人樂於接近,讓人賓至如歸。只要大家抱持共同的信念,揚棄偏差的價值觀,堅定對人性美善的追求,就能維持「台灣最美的風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