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年首次出現二例本土霍亂病例,為一對中部的七十五歲夫妻,出現水樣便、嘔吐等症狀,目前住院治療中。這對夫妻無出國旅遊史,平常有食用自家生產食材習慣(有養雞、鴨及魚貝類),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衛生單位正在調查,未有明確感染途徑。
霍亂是猝發性急性細菌性腸炎,潛伏期數小時至五天,通常為二至三天,症狀包括大量米湯樣水性腹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病人,或帶菌者之糞便或嘔吐物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感染。
感染原因多為食用未煮熟受汙染的水產品,或食受汙染食物,感染後是否發病則與食入菌量及宿主免疫力相關,尤其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癌症或胃切除者較易發病,屬於霍亂之高危險群。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老年人或健康條件不良之霍亂高危險群,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菜、生蠔或未熟貝類等,以減少罹病風險;疾管局籲請民眾,食物要充分煮熟,食物應冷藏保存,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飲用水應煮沸或喝安全衛生之包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