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系列報導之二-- 青年戲劇節 鼓勵表達藝術意念

郭士榛 |2012.09.12
77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一二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增進了兩岸小劇場的交流,青戲節製作總監傅維伯表示,兩岸有很多相同文化,但不同環境下生存狀態也不同,希望通過交流,兩岸戲劇創作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首次舉辦兩岸小劇場交流的台灣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表示,小劇場交流,形式上是更近距離地接觸衝撞,在內容上大多質樸簡單,展示赤裸裸的社會百態。這樣的交流,是從表面到底蘊,影響後勁很強。兩岸創作者利用「小劇場」這種精緻、靈活的形式,可以在舞台上相互投射自己的新夢想。

小劇場的崛起與市場的需求密切相關,由於大多數觀眾,尤其是白領階層將小劇場視為娛樂消遣的選項,傅維伯表示,大陸小劇場的內容,逐漸從一九九○年代追求實驗、反應社會現狀的精神轉向商業發展。傅維伯認為現今小劇場的作品對商業進行探索,並不需全然否定,二○○八年創立的「北京青年戲劇節」,作品得到市場認可,同時也注意藝術的落點。

北京青年戲劇工作者協會祕書長邵澤輝指出,青戲節當時創立就是希望在團體制和商業環境間,開創出新的平台,期待扭轉二千年之後過度商業化的小劇場製作方式。他說,青戲節鼓勵導演勇於表達自己的藝術意念,不需把市場放在前頭,強調「青戲節允許作品失敗,不以成功為標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