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培訓班上,一位老教授重重地在黑板上寫上了「聰明」二字之後,以深邃的目光凝視著我們,大家很疑惑,心裡嘀咕著:連三歲的小孩都懂的字,還來考我們呢?
教授露出了讓人琢磨不透的淺淺微笑,他環視了大家一會兒,緊接著用意味深長的話說:「聰明,這兩個字雖然簡單,但在座的能真正理解其中內涵的沒有幾個。」大家露出不服氣的神色,聽他做解釋。他呷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說:「『聰』字的耳旁是一個人的耳朵,忠言利耳益於行,不僅要虛心聽比自己學問深的人意見,而且還要耐心聽不如自己的人意見。聰字右上面兩點代表一個人眼睛,眼睛要聚精會神,讀書破萬卷,心中自然成竹。中間一個『口』像一個人的一張嘴,嘴要多問,刨根究底,問它個十萬個為什麼又何妨?下面一個『心』字講的是一個人學習態度的問題,做學問要有一絲不苟,刻苦認真的精神,用心來學,才能把知識掌握牢靠。」
大家聽他把聰字說得深入淺出,漸漸地由原來的傲慢的態度變得謙遜,饒有興趣地聽他對「明」字的解釋,他頓了一下接著說:「做學問,單靠白天有『日』的時間學習是不夠的,要爭分奪秒,晚上有『月亮』的時候也得擠時間學習,這樣的話大家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希望大家做一個聰明的人。」老教授的話音剛落,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