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嬤跟著音樂踩踏著腳步,突然說:「這樣好像以前我踩縫紉機的樣子喔。」其他的老人家也笑出來,「對啊,也像是洗衣服的動作」,老人家你一言,我一語講起古來…。
肢體動作是人類最早的溝通語言,從呱呱落地那一刻起,身體就記憶著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不論是在母親懷抱中的安全感,或是走路踩到石子摔倒的挫折感,或是騎腳踏車那種馳騁快感,我們的身體,都詳實的記錄著這些感受與回憶。就算腦中的記憶不再清清晰了,身體還是會記得那些回憶。年長者在罹患失智症後,往往伴隨很大焦慮與不安全感,面臨他們漸漸失去的記憶與衰退的溝通和生活能力,常會不禁地陷入憂鬱的狀態。
在失智長者的舞蹈動作治療團體裡,舞蹈治療師會藉由簡單的動作,帶領老人家去感受自己的肢體,去探索自己的身體記憶,就算身手不再矯健,「現在」也有「現在」的特有感覺。因此,常可在團體中聽到,「啊,這個好像我以前搓湯圓的動作」或是「喔,以前我常常像這樣騎腳踏車出去玩」,老人家就像回到過去的年輕歲月裡,不僅緬懷過去,也讓現在的自己體驗自身還有的能力,並且和同伴分享交流。有些長者一開始不敢跟著治療師一起動作,但是看到其他長者的動作,他們也會有類似的回憶連結出來,帶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感覺。
做為對失智症長者的輔助療法,舞蹈動作治療兼具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特色,引導患者探索、覺察自己身體與心理的變化,甚至藉著動作去回顧過去的記憶以及現存的能力,透過個別或團體舞蹈治療,除了幫助患者探索、整合與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態,與增進溝通表達能力之外,還能夠保持患者的活力與動作靈活度,讓患者在自我照護的能力上得到改善,與人際關係互動上得到自信,重拾自尊與認同。
(作者為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