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歐洲 瑞典系列之二 富裕與公平

文與圖/尹萍 |2012.09.01
1657觀看次
字級
北岩鬧區名品店與咖啡座,說不出的悠閒。



如果把斯德哥爾摩市區的「南岩」比喻為左派的根據地,那麼「東岩」與「北岩」就可以想像成右派的橋頭堡。

二十世紀初,東岩靠海的一條街「海灘路」(Strandvagen),住著全瑞典最有錢的十個人。他們發願要把這條街建設成歐洲絕無僅有的靚街,請了最好的建築師來起造豪宅。

這件事花了好些年才完成,完成後,是一公里長,面向著海,櫛比鱗次美不勝收的一整排精緻大樓。市政府在前面大馬路上種植三列萊姆樹,之後成為林蔭大道,行人與自行車來往其中,小遊艇停泊在街對面。

名人集聚在東岩

美國高爾夫球名將老虎伍茲,前兩年鬧緋聞,與瑞典籍模特兒出身的妻子離婚了,美女拿了瞻養費,就在這條街上買房子住下。瑞典最著名的電影導演,已故的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也是東岩出身。

緊貼著東岩的,是鬧區北岩。北岩主要街道「港口街」(Hamngatan)及其周遭,名品店林立,建築爭奇鬥艷,漫步其間,欣賞街景及櫥窗,偶然坐下來喝杯咖啡,真是愉快。

港口街十八~二十號,像大理石皇宮似的大房子,是斯德哥爾摩這座城市最高級的百貨公司「北歐公司」(Nordiska Kompaniet),簡稱NK。選購瑞典最好的工藝品,可以來這裡逛逛。

港口街四號,現在是一個小型博物館,原本卻是超級富有的郝威爾伯爵府邸。一進大門,有一個中庭,氣氛私密而壯美,牆面標示:建造於一八九五年。宅邸細節處處考究,邸內收藏的藝術品價值連城,可以想見伯爵夫婦的品味與氣派。

社會主義不仇富

有錢是罪過嗎?瑞典人大多數信奉新教路德派,而新教倫理主張人活著要辛勤工作,金錢與權勢是上帝賜予勤奮者的現世報償,是他努力的明證。這是資本主義在歐洲勃興的主因之一。瑞典人並不仇富。

然而他們又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早從一九三○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以後,左傾的社會民主黨及其同盟連續執政,多次改革給予經濟活動充分自由,然後抽取高地方稅和高消費稅(唯獨書籍稅特低),以此建立社會安全網。失業救濟、兒童照顧、帶薪休假、老人安養,全國國民從生到死,政府都管到了。

在這個嚴謹有序的國家,政府主導的「財富重分配」,比任何共產國家更能實踐馬克斯理念,也最接近中國古代〈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烏托邦:「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由於經濟自由,賺錢機會多,而稅款運用得當,並未浪費,高稅率沒有造成富人的反感,沒有逼他們大逃亡。

要休假不要加班

歐美各國紛紛仿效,但是效果及程度不一,也不見得像瑞典對這制度有信心。美國的保守派政客,最近提起瑞典人的休假和福利,還搖頭譏笑,說:「瑞典呀,是社會主義地獄!(The socialist hellhole that is Sweden)」

瑞典人不輕易加班,每年至少休一個月的假,休假的時候,從老闆到夥計都不接公事電話。很多公司商號整個七月乾脆關門歇業,大家曬太陽去。

他們覺得美國人根本是工作狂,長時間工作是「沒效率」,不休假是「不懂得享受生活」。

瑞典的國民平均年所得,根據世界銀行計算,二○一一年是五六九二七美元;美國呢?四八四四二美元。咦,這是因為美元貶值的緣故吧。

女權至上的國度

在建立社會福利制度的同時,瑞典也積極修改法律,保障女性平等工作權。離婚只需片面提出,不必有理由,如果對方不肯離,分居六個月後也就自然生效了。未婚生子不用擔心沒法撫養,政府會補助。

生產前如果有工作,一年產假結束後返回工作單位,雇主必須讓她擔任原職,或等同職位。嬰兒一歲就可以送進托兒所,讓母親安心上班上學,每天下午還可以提早下班去接孩子。

全國禁娼,不准開設妓院。但是如果有女性個別提供性服務換取金錢等代價,不算犯法,犯法的是嫖客。因為她很可能是迫不得已,而他則絕對出於自願。女性如果控訴遭到性侵犯,不需要公開出庭作證,姓名不會被公布。

人人入夜即歸營

已婚或有同居伴侶的瑞典男人,差不多都會分擔家務,輪流帶孩子。而既然外面沒有風化場所,公司又不給加班,下班以後自然也就回家了,不然就跟太太或伴侶一起去吃飯跳舞囉。網路上因此有外國女人討論著,說瑞典男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也就有外國男人反駁說,那是因為瑞典男人沒有用,讓女人牽著鼻子走。

你說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