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福按個讚】 關掉吧! 生活裡的雜音

盧美杏 |2012.08.30
1360觀看次
字級

油電驚驚漲,同事細數每月的網路通訊、第四台等等費用,如流水無痕般竟達數千,他有感而發地說,「退休後,我一定要關掉生活裡的雜音。」不止耳朵不堪雜音,眼花撩亂也迫使自己面對五官逐漸衰敗的事實。於是,我提醒自己常常抬頭看天、看雲、看一片「空無」,這空無是我想擁有的靜謐。

說到生活裡的雜音,起初不以為意,近幾年卻開始對此心浮氣躁,例如,一直搞不懂為何小吃店非要擺台電視,且非播電視新聞不可?吃飯的人不就該津津有味地享受每一口飯菜嗎?怎地都「吃飯配電視」?想來這習慣應是從家庭養成,並且已經深入骨子裡,以致飯菜食之無味,囫圇吞棗,誤以為那些辛辣八卦、以及嚶嚶作響的嘈雜聲有加料效果。

有些餐廳許是為了熱鬧助興,即使不放電視,也習於將音樂開到震耳欲聾,真是為難了穿著整潔美麗的服務生,得忍受工作八小時的「震撼教育」。前幾天去台北東區一家高級餐廳,整體裝潢樸素典雅,可是卻放著轟隆隆的電音,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我們幾近懇求地請店員換音樂,爵士、香頌、老歌都好,美食配電音,中年不宜。

記得大學某年寒假,那時的高雄還有個相常知名熱鬧的地下街,我和姐姐為了想賺零用錢,到地下街一個相熟朋友的唱片行幫忙,工作內容很簡單,只是看緊錄音帶、CD等不被順手牽羊。那年正逢女歌星黃鶯鶯出片,主打歌是〈來自心海的消息〉,打工三天,我大概聽了不下百次。專輯賣得極好,老闆開心地包紅包打賞我們姐妹,但不管是黃鶯鶯或錄音帶店老闆都不會知道,那〈來自心海的消息〉像驚濤駭浪般一波波襲來,從此竟成我生命裡的雜音。

生活豈可無音樂,但生活豈可有一成不變的音樂,過與不及都不行啊!

關掉生活裡的雜音,世界會如何?老妹比利時的家正在整修,一個多月沒有網路,網路復通之際,她在臉書貼了一段文字:「三十六天沒有網路,現在重新回顧,有種失去時代感的茫然,好像歷史的某一頁被撕掉了。」她在沒有網路的日子看完了幾本大書,更多的時間抬頭看天空,看天空雲朵如一幅幅馬格利特的畫漂浮 ……丟失的資訊,透過網路可立刻拾綴,雜音卻如魔音穿腦,干擾心緒。

售屋廣告總喜歡強調標的物「鬧中取靜」,顯見這是個多吸引人的誘因。我的住處前有大馬路、後有菜市場,隔壁大樓八部冷氣機正對我家後窗,即使加裝隔音玻璃也難取靜,若是古代孟母肯定早早遷移,可我無法搬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學習「關掉」的藝術,關掉電視、關掉電腦、關緊門窗,狠狠地將雜音推出生活之外。

但我依然嚮往靜謐。和老公相約往陽明山走,夏日蟬聲鳴鳴,老公在深山裡喊著:「喂,可以把聲音關小一點嗎?」這蟬聲雖吵卻非雜音,它已巧妙融入自然中。

雜音的忍受度因人而異,老年人怕寂寞,需要從電視聲音尋得存在感;電視藝人張小燕始終保留先生答錄機裡的聲音,她說:「一個人走後,帶走一切,留下的聲音是深深的依賴。」

那些生活裡的美好聲音,值得在心底、在生活迴盪,至於應付不來的雜音,還是關掉吧!

(本專欄隔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