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 是最慈祥的母愛畫面

何來美 |2012.08.15
1094觀看次
字級

絕大多數三、四年級生可能都是吃母乳長大的。早期婦女公開哺餵嬰兒,鮮有人以不雅或情色眼光視之,沒想到故宮博物院竟有員工以「不雅」為由,公開驅趕正在哺乳的婦女。台北市衛生局調查後,裁定依「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開罰。

早年物質不充裕,除了富裕人家買得起奶粉外,多數嬰兒都是吃母奶長大的,為讓產婦有充裕的奶水,坐月子要吃麻油雞酒;若窮沒雞可殺,也要煮蛋酒。多數要上山採茶、下田耕種的農婦,也得抽空趕回家餵奶,否則嗷嗷待哺的嬰兒定哭鬧不停。

以畫《阿三哥與大嬸婆》出名的漫畫家劉興欽,就曾風趣地說,他念小學時,還吃過年輕農婦的奶,他是喝「天乳」長大的,因此至今身體特別強壯。

怎麼說呢?劉興欽童年在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長大,當地有句諺語「有妹莫嫁大山背,上崎石頭睹嘴,下崎石頭砸背,食番薯傍豬菜。」意指相當窮困,農婦要上山採茶、撿柴,不少剛坐完月子的農婦有脹奶之苦,在山上工作時,為解脹奶之苦,會叫小孩子去「吸奶」,劉興欽就常去吸。

以目前社會規範、法律,農婦脹奶叫小孩去吸,或許觸法,但以當年民情與社會環境,卻一點也不情色。

婦女公開掏出乳房哺乳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最美、最慈祥的母愛畫面;早期很多農婦也是「天乳」,不束胸的。

嬰兒吃母奶扺抗力較強、較健康,也有助親子關係,連衛生單位也鼓勵婦女多餵母奶,因此除了政府在公共場所應依法設立哺乳室,社會大眾對穿著哺乳衣、在公開場所哺乳的婦女也應多一份尊重才對。

何來美(苗栗縣/文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