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艦事件 過度自我節制 太軟弱

正怡 |2012.08.09
1181觀看次
字級

海軍168艦隊指揮官張鳳強少將,上月在我國與日本間的海域實施「戰術總驗收」模擬對抗操演場合時。

為了驗證遠海機動戰略構想可行性,更動部分演訓內容,將艦隊駛出我國防空識別區(ADIZ)範圍,接近日本與那國島,但仍在公海上,未駛進日本領海,遭日本的反潛巡邏機跟蹤,事後並引發日方向我國政府表達關切。

國防部與海軍司令部不僅對張鳳強以違反操演紀律為由,記大過一次,改調為無實權的委員閒差,並交付軍事檢察官調查。

由於由政府透過軍方媒體管道,主動發布訊息,且適逢三軍統帥馬英九總統在「中日和約」簽署滿六十周年、發表東海和平倡議前夕,引發外界質疑,政府高層刻意打孩子給外人看的輿論軒然大波。

軍艦是浮動國土,公海並不屬任何一國,因此各國對特定爭議海域宣示國家主權或凸顯影響力最實際的方式,就是派遣海軍艦艇持續實施「無害通過」、甚至以實兵操演等方式「展示國旗」,這是海軍作為政策工具,在傳統外交暨國際關係理論裡扮演的重要功能。

政府和軍方高層,對國際海洋法基本常識與海權觀念的貧乏程度,令人搖頭。

從執行面看,張鳳強率領的艦隊駛出防空識別區前,曾多次定時循戰情網路,向高司回報艦隊位置。

當時國防部、海軍司令部、操演統裁部,艦隊指揮部卻未即刻依權責下令操演艦隊返航。直到操演結束一星期後,國防部才下令追究海軍和操演支隊的責任要求辦人。

政府與國防部如此過度自我節制,只會讓他國(尤其是日本),誤判我國在維護釣魚台列嶼主權宣示的立場軟弱消極,只求息事寧人。

鼓勵日本軟土深掘得寸進尺的劣根性,對我國在南海或東海之領土與領海主權糾紛中主張的國家利益,造成更大傷害,自曝其短。

正怡(台中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