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話,一般用來比喻主動地、甘心情願地上某人的圈套。此話出於《武王伐紂平話》中的一個故事,後經《封神演義》進一步增飾加工,流傳至今。
太公指呂尚,也就是姜尚、姜子牙。他曾經輔佐武王滅商,人稱太公。傳說姜子牙因不滿商紂王暴政,棄官隱居,時常垂釣於渭水邊。與他人不同的是,姜子牙釣魚用直魚鉤,因而幾乎釣不到魚。他的夫人給他送飯時,就悄悄把魚鉤彎起來。結果不但大魚、小魚上鉤,就連東海的小白龍也被釣了上來。
姜子牙不忍心殺死這麼多生靈,又把牠們放回河裡,並重新把魚鉤弄直。用這樣的直魚鉤,怎麼能釣得上魚呢?只能是「願者上鉤」了。
但這件事被周文王知道後,他認為姜子牙不是一般人物,便親自請他作了太師。在姜子牙的幫助下,周文王終於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