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安安靜靜的走到房門口,打量了一會兒說:「奇芬的房間怎麼那麼亂?要趕快整理,放暑假,她要回家住了。」邊說邊捲起袖子,要開始動手搬東西。
母親瞧的是我的房間,奇芬卻是小阿姨的名字,小阿姨隨姨丈工作調動,已移居大陸多年了。
我趕緊拉住母親,帶她到客廳坐下,「媽,妳先看電視,我來整理就好。」開了電視,轉到卡通台,母親乖乖變身愛看卡通的小女孩了。
「染了頭髮,我們就年輕十歲嘍!」這是母親染髮後,總會高興歡呼的一句話。母親只上過一次美容院,因為結婚當新娘要梳妝打扮,「自己完全外行,只能任人擺布,感覺非常不好。」因此,母親都在家幫父親和自己剪長髮、染棕髮,技術嫻熟,父親也樂得不用出門「變髮」,就能享受「年輕十歲」的讚美。但白髮頑強,每二、三個月就得挑戰一回,不免也會抱怨:「真是染到怕了!」不過,「為了愛美,還是得繼續努力。」
現在滿頭白髮,確實讓父母親顯得蒼老許多。母親生病前,把家裡的瑣碎事務都處理得很好。
上班當公務員是為了滿足家庭需求,母親很早就將這個界限畫分清楚,一旦孩子進入職場成了社會人後,不待「可領月退俸」的年紀,服務年資達陣時即自願請退。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健康就是財富。有自己的時間,才是自由人士;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自由活動……」而最最重要的,「享受自由健康的實質生活,勝過比較存款簿上的數字大小。」這是母親的結論。
父親也是公務員,母親卻希望他:「有興趣的話,做到命令退休吧!這樣,你上你的班,我做我的活兒,彼此都自由。」白天,一個人在家的時段,母親說她絕不會用「孤寂」形容,反而感覺自由自在,可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
退休後,母親平日都做些什麼喜歡的事呢?我未曾實地觀察。大學離家後,開啟的是忙碌的現代人生,忙著學位、忙著工作、忙著交友聚會、忙著吃喝玩樂、也忙著計算自己的財富報酬率;偶爾節日回家,看到的是父母親神采奕奕的費心準備多樣天然食材,以補救我外食攝取太多、積存毒素太多的身體——正如母親所言:「孩子的健康,是父母的幸福;父母的健康,是孩子的幸福。」父母親不用我操心的日子,想來的確幸福。
「我可不是為了長命百歲,才特別注意養生的哦!」母親解釋說:「我是為了避免上醫院,才督促自己做個健康寶寶的。」除了美容院,醫院也是被母親歸類為「只能任人擺布、感覺非常不好的時空所在」。職是之故,母親如此鄭重宣誓:「我寧可拒絕美食,也要保住美體。」
讀過作家吳淡如那一本名為《人生以快樂為目的》的書後,母親的最大心得卻是:「我的人生是以少看醫生為目標,有健康才有快樂。」為了保持健康體態,母親很有行動力,每天量體重,生病前,體重不超過五十公斤。
清晨醒來,先做仰臥起坐加抬腿運動半小時,再起床吃早餐。晚餐後,眼觀電視長片、手腳則並用踩滑步機四十分鐘。洗好澡,還得舉手擴胸一百零八下。「這樣,全身細胞都照顧到了。」母親對自己安排的運動課程很滿意,最愛在量體重時,得意的給自己一個「讚」!
母親對我的耳提面命,不是早日「功成名就」,而是一切「健康優先」。「擁有健康,等於擁有全世界。」這樣的信念,不在功利社會所追求的排行榜名單內,母親卻三不五時就會宣揚一番。
好幾次,母親半夜起床上廁所,見我還掛在網上,便氣急敗壞的吼說:「你太過分了,都已經幾點了,還不關燈睡覺,你以為健康是天生的嗎?」
母親醉心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生活,然而,正當年輕氣盛、身處名利浪濤強烈衝擊的都會生活的我,怎能冷眼旁觀,而不加入戰局呢?
某個回家的日子,母親盯著我問了一句:「你為什麼看起來都悶悶不樂的?」
「情緒累積很久了,沒什麼好說的。」我不開心的答。
母親接了這一記殺球,沉默的走開了。
我的世界和母親的世界不同,真的沒什麼好說。
隔天一早,母親丟一份剪報給我,語氣激動的說:「你的生存條件比別人強,頭腦不錯、身體健康,家裡也沒有負債,你還有什麼不滿的?還說什麼有累積很久的怒氣、怨氣、火氣?聽了真是令人難過!」母親抽了幾張桌上的衛生紙,擦拭雙眼,又說:「媽媽的更年期都過了,你的青春期還沒過嗎?怎麼還是那麼任性呢!」我這才注意到母親眼皮浮腫,想必為我昨天的「口出惡言」,難過整晚。
事出意外,心生歉意的我只好低頭認真的讀著剪報——標題是『「我要穿鞋走路」象腿女孩的願望』:九歲的小女孩因為基因異常導致的疾病,雙腳腫脹成象腿,已經多年沒有穿過鞋子了,她央求媽媽:「能不能買一雙鞋子給我,腳不能穿,我可先穿在手上。」
母親的心,我懂。可是,我的世界在外面,不在母親的心裡啊!
母親並不嘮叨,離家南下求學、畢業後北上謀職,母親都很少來電,母親的說法是:「如果打了手機,你卻沒接的話,我會開始胡思亂想。」
「想太多,我會得憂鬱症。」母親受不了負面的新聞報導,只喜歡看浪漫的愛情故事、溫馨的家庭喜劇,或劇情正向發展的醫療、探險、科幻片。「人生已經很辛苦了,我的腦袋要接收美好的事物,供年老時回味。」母親既已明白告知,也就沒人跟她搶電視了。
直到母親對美食來者不拒、也不在乎體重時,父親這才驚訝母親是不是生病了?
父母親的相處,也不是沒有驚濤駭浪,父親說:「我們已經學會老夫老妻的太極功夫,當我生氣時,她會讓步;當她生氣時,我會閉嘴。」
退休的父親成了母親的兒時玩伴,陪母親看卡通,單純的世界裡,沒有社會地位的比較,沒有現實財富的排名……,至於頭髮是否花白?誰介意呢?
母親退休後的第一件大工程,就是把家中的櫥櫃物品該丟棄的丟棄、該回收的回收,分門別類,整理得井然有序。第二件大工程,則是把相關的保險、基金、存簿都列冊歸檔,整理得一目了然。唯獨我的房間,母親說整理是靜心取捨的工作,得自己作主才行。
我對外面的花花世界更感興趣,每次回家都來去匆匆,一直無心付諸行動,想不到母親怡然自得的生活竟已悄悄變了樣——因為對孩子牽腸掛肚一輩子,實在太傷身了,所以,身體的自我防衛機制默默啟動,讓母親開始遺忘嗎?
母親的記憶彷彿美麗的櫻花靜靜飄逝前,我是這般狂熱的追逐著別人的掌聲,未想健康美麗都有時限——錯過了要如何找回來?母親會怪怨我嗎?
「我最喜歡看卡通了。」母親笑嘻嘻地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