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詩人陶淵明,熱愛田園,喜愛讀書。他寫了一首詩: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
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
唐代大文豪韓愈在一首讀書詩中寫道:
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指出在治學過程中,要「多讀、多思、虛心、躬行」。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鳴,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
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著有 《牡丹亭》,是我國戲劇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他在〈正覺寺示弟儒祖〉詩中寫道:
窗間白髮催愁境,
燭底蒼頭勸讀書。
明代詩人于謙非常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所以他說:
讀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無一點塵。
清代詩人袁枚,博學多才,他的一首讀書詩提醒了人們,讀書切莫囫圇吞棗: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
囊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