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集--椅子

曲成志 |2006.10.02
584觀看次
字級

眾多家具中極其普通的椅子,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漢代以前,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的,那時最古老的中國家具是用茅草、樹葉、樹皮或獸皮等材料製成的「席」。
 
但是,這簡單的坐具,在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奴隸社會,它的材質、裝飾和使用,都有嚴格規定,要受等級與名分的制約。

後來,一種叫「胡床」的坐具從北方傳了進來。胡床類似於馬紮,光聽名稱就知道是外來的東西。
 
當時漢族人是席地而坐,見到遊牧大哥翻身下馬,從馬背上取下一個東西,坐在屁股底下,甚是奇怪。因其無漢名,就把這種馬背上紮捆的東西稱之為「馬紮」。
 
這種從北方傳入的胡床發展到南北朝時,已經是常見之物。敦煌第二五七窟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長凳的婦女,龍門蓮花洞中有坐圓凳的婦女。
 
這些壁畫生動地描繪了南北朝時期椅凳在仕宦貴族家庭中的使用情況。後來,中國人慢慢地接受並開始享受這遲來的舒適,又在馬紮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加上了靠背與扶手。於是乎,我們有了今天看到的中國古代家具--椅。

「椅子」這個叫法是唐代才有的。
 
椅子的出現,結束了人們席地而坐的歷史,於是人類文明隨著坐具高度的提升,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隋唐五代時期,椅凳的使用漸漸多起來;宋代椅子更為普遍,造型和結構都更合理,高度也接近現代。
 
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有很多,如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