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化部昨天舉行第七場文化國是論壇,主題是「從村落康樂到國家品牌藝文團體扶植策略之探討」,邀請藝文界學者專家一起探討表演藝術團隊的扶植策略和方向。多位與談人認為應該把表演藝術市場餅做大,若能把欣賞表演藝術成為一種運動,就會有更多企業願意投資藝術。
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認為,文化的拓展要從教育著手,當扶植藝文團隊時,應重視其創作精神,並鼓勵藝文團隊進行跨領域或跨國合作。政策擬定應放高眼界,以國際為標準,表演團隊應做語言的訓練、行銷管理的培養,以建立自己品牌。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強調,不只有台灣重視文化軟實力,而是全世界的趨勢,台灣不能自滿於過去的成就。對於能夠展現國家價值的表演藝術團隊,政府應該挹注更多經費、營造更好的藝文發展環境,才能保有競爭力。朱宗慶認為,政府必須檢討補助機制,擬定具體政策,把文化資源餅做大,打造出民間企業支持藝文活動的大環境。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祕書長于國華則強調,文化部與藝文團隊應該是夥伴關係,表演藝術經常把小補助變成大成效。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林谷芳認為,獎助和補助都是救急不救窮,所以要思考超越狹隘的機制,創造出可以救窮的方法。會中龍應台提及,或許可結合公廣集團媒體播放藝文節目,讓藝術有發聲管道,林谷芳表示贊同,認為公共電視應當只做生態、科普、弱勢、藝文面向的節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