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倉促決定十月九日全國彈性放假,使得今年的中秋和國慶日可以連續成五天的長假,這雖蘇揆是要讓人民有較長假期,能返鄉與家人團聚,算是體恤的作法,但粗糙而匆忙的政策急轉彎,非但不能讓人民感受到美意,反而帶來因政策改變不得不應變的無謂麻煩。
以筆者負責的歐美外銷業務而言,船期至少在出貨前兩周就預定好,一來可以和船務代理協調出最佳的價格,二來也可以讓後續訂單按部就班出貨,當然愈早、愈明快的安排出貨日期,不但可提升公司制度和效率,也會讓外國客戶感到尊重;平時,若是製造部門確因人為因素而出貨遞延,迫使業務部門更改船期,導致損失,製造部門會受到懲處。
行政院竟然在九天前才宣布調整放假,簡直是不顧台灣外銷廠商的艱困,是製造天大的麻煩,使進出口業蒙受損失,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政策的不一貫令工商業界譁然、無所適從,世界經濟論壇才剛批評台灣的「制度面」最差,行政院非但沒有反省,還馬上又來個「沒有制度」的政策,真讓人不可思議。
此外,政府一再提出各種構想,要讓台灣股市和匯市「與國際接軌」,但十月九日彈性放假,股市和匯市跟著停止交易,十月十四日上班,國際股匯市卻休市,想必外資操盤者也是不斷搖頭,賠上了國家形象。
國家放假必須有一定的規定以供依循,不可因人、因事而突然變更,否則惡例一開,主管機關以後面對是否彈性放假的正反意見爭執不下時,將如何辦理?再者,政府的諸多政策,務必嚴守「法治」、避免「人治」,為政者更應該懂得「政策一貫性」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鄉愿的臨時宣布彈性放假,卻為「政策一貫性」開了惡例,孰輕孰重,請蘇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