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擱淺-- 別一種人

林妏霜 |2012.07.18
1602觀看次
字級

愈來愈像個背著厚重冰塊的小販。步履艱難地爬上一階又一階狹長陰暗,扶手老舊的樓梯。到那些大門閉緊的住家去按長長的門鈴,挨家挨戶送冰塊。便在那段渾身溼透,又熱又冷又沉重的等待時間中,賭一個接受或拒絕的可能。

在所有表現形式皆已用盡的時代裡,她們的確來得太遲。在不被看重的細節裡,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他人目光依然時時獵奇,動輒叫嚷。她卻獨愛為時已晚的缺憾之美。為時已晚。她寧可萬事緩慢擱淺,埋在沙裡的閱讀、觀影與書寫。

宛若藝術家石晉華的走筆行動,化身成一個走筆的人,反覆將鉛筆寫在一張寬大的白牆,來回走動,讓石墨摩擦著牆面,直到筆心的盡頭。在這樣一場持續多年的儀式中,反覆的行為藝術變成了強烈的哲學命題,抵抗苦痛,抵抗惡質。

與這樣的哲思或許無關。她問自己:如果是一條不對勁的線,讓人挫敗的線,她也能像這樣堅定不斷地走下去嗎?

記得,她約是將要學寫字的年紀,對一切都感到好奇。有一次想沿著家中走道邊走邊用鉛筆畫一條很長很長的直線,只是彎彎曲曲還未畫到牆壁終端,便被從廚房走出的祖母逮到,鉛筆被取走,嚴厲地責罵,懲罰她將所畫的線用橡皮擦一點一點擦掉。

於是她學習到,即便只是一條直線,為了滿足自己的想像與快樂,總是需要花費比畫一條直線還長的時間,消除痕跡與過錯。

小說家在文章裡談起生活裡「多餘的情感」是如何困擾自己。使她想起九一一事件裡的悲傷故事:一個十歲小男孩認為紐約世貿中心之所以遭受攻擊都是他的責任,他為日益加深的罪惡感所苦,身體承受著不由得的抽搐。他認為恐怖事件之所以發生,一切只肇因於:他當天沒有站在斑馬線的白色標誌上。

她難過於一個小男孩的個人歷史就此改變,日日飽受心理折磨,就為了他沒有站在他認為正確的位置上,他永遠重複記著犯錯的那一天。

她的生命裡充斥著同樣的多餘與重複,時間的延遲,說不來的那些話,下不了筆的書寫,記憶的斷層與漏洞想必比她想像得更壞,更減滅;曾經犯過的錯,想必也更罪咎。

在她不再重視與相信的言語之間,細微地產生了縫隙,而那些縫隙無意地動搖了她言談裡的小細節,使得她多多少少顯露出些許矛盾,以及每一次回答他人疑問時的微小差異。

即便如此,她希望自己還是個誠實的女子;希望她所觸動他人內心情感的,並非她將自己的人生細節說得多麼透徹,多麼有邏輯,像精細的小說情節,或是堅不可摧的藝術品;而是那些曾經最接近她深點,最本色的,有漏洞又矛盾的非編排非理性的告白。雖然她相信,最深的情感是不知如何言說也無可言說的。

那會是在世上,一個微小的寫作女子,最終的言語和姿態。

那年,魯迅從藝術家的版畫裡,發現了「別一種人」,慘澹卻真實的生命模型。

只懂炫技,只懂得隨意傾倒時代的養分,而不再有觸動人心的一點真情,生命的實感,不是她想成為的那一種人。但若能對艱難展開拒絕的手勢,不用偽裝萬事無憂,天氣晴朗,也想要變得更好,更幸福,而不是被藝術模刻的別一種人。

於是引用梵谷說的:我也需要家和朋友……我並不是消防柱,或路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