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出相〉第九現的咒語為「數怛那怛寫」,梵文sutradasya或sudhanadasya,有「離一切怖畏」之意,也就是說對於一切的畏怖者加以庇護、救渡。而題記「此是四大天王部落鬼神名字也」,則說明觀世音菩薩以天王所統攝之鬼王為示現。
此外,九現中的咒語、咒意、像解等,則與前述〈大悲出相〉八現有著密切關係。
二者在咒語上皆有「離一切怖畏」之意;在譯意上亦皆屬於「歸敬文」,有「善布施者之一切祝禱」之意;在像解上,二者以「天王」以及天王所統之「鬼王」作為「觀音」之示現。
至於第九現在題記所出現的「四大天王部落鬼神」一語,在清‧《大悲咒注像》裡則有進一步解釋,注言「此鬼神是天王所統,護持行人,得三列勝,一改惡遷善,二貧者富饒,三得生極樂。」
從像注的解釋我們可以知道,「觀音」雖化現為諸天王所統攝之大鬼王,卻有著護持行人、改惡遷善的大慈悲心。
因此,版畫中的鬼王雙手放掌當胸,雖怒髮赤足,目光卻慈視柔和,泯除了傳統鬼王青面獠牙的恐怖印象,這正是菩薩慈悲的示現。
這樣悲憫的大慈悲心讓人想起一則動人故事。
話說某日,阿難於林間靜坐,就在夜半三更禪定中,出現一位身形羸瘦、咽喉如針、頭髮蓬亂、枯焦極醜的餓鬼面然,此鬼警示阿難三日後也將命盡投生餓鬼道中。
阿難聞後心生驚怖,惶恐中不失恭敬地請示面然,如何擺脫此惡趣之苦。
面然餓鬼告訴阿難,若能供養三寶,並布施無量恒河沙數餓鬼、婆羅門、諸仙等各一斗飲食,便可得生天上,出離餓鬼道。
後來阿難出定,急至佛所,請示佛陀如何在極短時間裡供養三寶,布施餓鬼、婆羅門、諸仙等眾。
佛陀藉此因緣宣說了「一切德光無量威力陀羅尼」,並言,若有人誦此陀羅尼施食供養百千餓鬼、無量婆羅門、諸仙等眾,是諸眾等皆得飲食。這樣迷人又精采的故事就是佛教著名「瑜伽燄口」的由來。
至於佛陀開示阿難如何施食與供養的內容、儀式、軌則,在《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及《瑜伽集要施食儀軌》都有詳細的說明。